文/圖 紀驚鴻
海南省曾是走私車的重災區。2004年,央視曝光了該省瓊海市走私車黑幕后,全省立即進行了大清查,隨后海南省交警總隊表示,走私、非法拼裝車、無牌無證、假牌假證汽車上路行駛已明顯減少。然而事隔一年,記者根據舉報赴該省文昌市調查,意外發現擔負著查扣走私車職責的文昌市公安局,其內
部人員竟公然使用走私車!他們的理由是:這些車只是上下班“代步工具”,并無用于執法。
文昌市交通局昌灑交通管理站
舉報:執法機關使用右舵車
今年8月,海南省文昌市文教鎮加美村一位61歲的村民林優寬舉報,文昌市交通局昌灑交通管理站使用一輛右邊方向盤(右舵)走私車——瓊016678執法。
昌灑鎮政府主管交通的副書記符浩證實:昌灑交管站確有一輛寶石藍的小轎車,車牌號是瓊016678。海南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省車輛管理所檔案則顯示:瓊016678是不存在的空牌車!
執法車輛竟然是走私車?為調查真相,記者于9月12日趕赴文昌市昌灑交通管理站。
當天上午10時許,昌灑交管站大門緊鎖,門前屋后不見有走私車輛停放。交管站對面茶館中的茶客介紹,站里的人都上路執法去了,對于站里是否使用走私車他們表示不知情。等待將近2小時,不見有人回來。記者于是在昌灑鎮找飯店吃飯,此時赫然發現一間小飯店門口正停著一輛右舵的豐田小轎車,也是寶石藍色,牌號為瓊A17440。
飯店門口停著的右舵的豐田小轎車。
記者懷疑是交管站的人換掉了車牌號,于是詢問車旁一名男子:“這個車是你的嗎?我想找昌灑交通管理站的人,你是站里的人嗎?”男子回答:“車不是我的。你有什么事?”記者假意稱自己來辦證。一旁的飯店老板接話道:“這個車不是交管站的車,他們的人沒在這里吃飯。他們是有一輛車跟這個很像,車牌號是多少我不清楚。”記者問:“那停在門口這輛車是誰的呢?”老板看看站在車邊的男子,笑笑說:“就是他們的,他們是附近鎮一個派出所的,來這里吃飯。”此時車旁男子起了疑心頻頻追問,記者隨即出了店門。
發現:公安局院內1/3是走私車
先是交管站,后是派出所,百姓反映的執法人員使用走私車是否屬實?記者前往文昌市,想到市公安局了解情況。
12日下午,記者一行從入住的賓館出來,得來全不費功夫,門口正是一輛右舵車。這種車怎么敢明目張膽地停在繁華市區人來人往的賓館門口呢?誰給了他們這個膽量?
外觀比較新的一輛右舵豐田轎車。
不料,記者的驚訝只是剛剛開始。前往文昌市公安局這一路上,包括街頭隨意停放的,公然在鬧市行駛的,記者竟發現了10余部非常明顯的右舵走私小轎車,其中能識別的有日本的豐田佳美,其他許多車的標志都是國內很少能看到的。這些車輛大多數顯得比較破舊,但也有少數外觀看起來有七、八成新。車牌則模糊不清,號碼五花八門,有瓊C(文昌市牌照)、瓊A(海口市牌照)、瓊B(三亞市牌照)。甚至有的車輛從后窗就能夠非常明顯地看見放著白色和綠色的大蓋帽,有的車后面還有警燈。
踏入公安局大院內,更加令人驚訝的情形出現了:緊挨著一輛警車停放的,就是一輛車內放著警帽的瓊C79777右舵車!記者隨后又發現了幾部右舵走私車:瓊C03346、瓊A14246、瓊O06633、瓊O07652,另外還有兩部沒有掛牌照。車標均非常少見,外觀新舊不一。記者數了數,在公安局大院總共停放了21輛車,右舵車就占了1/3。
解釋:文昌沒有走私車
12日下午,文昌市公安局政委陳錦昌接受了記者采訪。
記者:“有沒有統計過現在文昌市還有多少輛走私車?”
政委:“大概在03、04年統計過。市委市政府、公安的交管人員歷來把走私車問題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力度下得很大,但目前社會上還有一些這樣的車在跑。就象貓抓老鼠一樣,會有一些漏掉。嚴格來講文昌沒有走私車,我們存在的是非法拼組裝車。走私車是整車,從境外,沒有經過我們海關進來,是偷稅行為。非法拼組裝車是從境外非正常渠道進來的一些零配件,然后拼裝起來。”
右舵車公然在鬧市中行駛。
而在中央電視臺一期《揭秘走私車化整為零》的節目中,海關人員明確表示,偷運舊汽車切割件以及零部件走私為“切割車走私”。
記者:“在昌灑鎮我們發現一輛牌號為瓊A17440的右舵車,百姓說這是附近鎮派出所的。在文昌市內又看見10余輛右舵走私車,其中一些右舵車上放有警燈、公安的帽子。”
政委:“說實話,文昌屬于受災區,我們沒有拼組裝車的工廠。歷史上由于經費問題,我們也從不同渠道去弄一些比較便宜的車,省里面也查處了。02年還是03年時,新聞媒體進行過報道,當時一家派出所一家派出所地找,扣了10余部,公安家屬的也有,單位的也有。04年也組織了專項整治,公安局里扣了16部不符合手續的車,其中包括報廢車。”
車后明顯放著兩頂“大蓋帽”
“老百姓說是派出所的車,不一定就是。而帽子就很難說了,城建的跟我們的帽子也很像,還有治安管理的。警燈一些保安公司也可以看到。它起到什么作用呢,就是有時候交管部門查車的時候,看到警察的帽子,可能一晃就過去了。”
調查:民警自用走私車!
記者最為關心的,當然是公安局大院內的右舵走私車。
據陳錦昌政委介紹,在文昌地區,交警大隊是唯一一個可以停放收繳來的走私車的地方,收上來的走私拼裝車全部放在交通局的停車場。
記者:“那么公安局里面停放著右舵車是怎么回事呢?”
政委:“我們單位肯定不會用。當然也有一些內部的同志還在開,買的時候他不可能就說是自己買的,平時也有借朋友的車開的。經過這幾年整改,已逐步走向規范,現在這種情況只是極少數。我們可以真誠地面對工作中的失誤,該追究責任的就承擔。”
![]()
停放在公安局大院內的一輛右舵車,車后放著警帽。
記者當即將在公安局大院內拍到的5部右舵走私車車牌號提供給陳錦昌政委。13日,調查結果出來了:公安局內總共停放7輛右舵走私車,其中3部(包括兩部無牌車)為查扣車輛,剩下4部均為民警個人使用的車輛!而公安部門人員的解釋是:這些車是民警上下班的“代步工具”,并沒有用于執法。
在確鑿的事實面前,文昌市公安局當天就安排了防暴大隊大隊長將這7部車輛統一收繳,并向記者承諾會立即將車銷毀。
而據文昌市交警大隊大隊長許振宇表示,此前已專派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和副教導員到昌灑鎮想把被曝光的車輛——瓊O16678追回來,但因為車被藏起來了,連去兩次都沒追到。他表示這輛車肯定要抓,但因為目前還沒有親眼看到這輛車,所以不能證明是右舵走私車。
停放在公安局大院內的右舵無牌車輛。
思考:管理部門難辭其咎
走私車不經海關就入境銷售,給國家稅收帶來了巨大的損失。同時,其中報廢車、二手車、事故車很多。“走私車拼組裝車存在嚴重的交通事故的隱患,而且一旦發生事故也很難追查。車子本身沒有幾個錢,出事后車主把車一丟,抓不回來。”陳錦昌政委說。
2004年4月1日,中央電視臺曝光了海南省瓊海市走私車的黑幕,隨后,海南省交警總隊用4個月的時間在全省一舉查扣了走私、非法拼裝汽車178輛,上繳243輛。據媒體報道,當時省交警總隊有關負責人表示,市縣走私、非法拼裝車、無牌無證、假牌假證汽車上路行駛明顯減少。
然而事隔一年多,情況仍不盡如人意。一些群眾猜測,現在還敢堂而皇之將這種車開上路的人,都有一定的“背景”。記者此次文昌行,恰恰就看到執法部門內部人員仍在使用這種來路不正當的車。這種行為嚴重影響了作為國家機關與公務員的形象——花納稅人的錢,卻帶頭違法,帶頭規避國家稅費。此外,記者僅僅在文昌市區隨便一逛,就能發現10余輛走私車,這僅僅用"貓抓不完老鼠"就能解釋清楚嗎?
一篇評論文章如此寫道:走私車猖獗,管理部門難辭其咎!正因為其不作為,才使這些走私車通行無阻。必須追究管理部門不作為和亂作為的法律責任,走私車造成的稅費流失,給經濟帶來的影響,都應當作為量刑定罪的依據!
2004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實施。對于擁有走私車、拼組裝車輛的人員懲罰就特別嚴厲了。依據新交法第96條規定,可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予以收繳,扣留該機動車,并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文/圖
紀驚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