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城濟南出臺《濟南市城區道路及公共交通近期交通組織規劃研究》的最終報告。報告提出,為改善省城的交通狀況,到2007年,省城應改善城區的10條干道和與之密切聯系的11個重要交叉路口的交通條件。
10干道交通功能重新定位
按照報告提出的重要道路交通組織改善方案,城
區需改善交通的重要道路將包括緯十二路、緯六路、緯二路、歷山路、山大路、北園大街、堤口路、經一路、經四路、經七路等10條道路。這10條道路交通條件的改善將著眼于在整個道路系統上疏導交通,以充分發揮原有道路的通車效率,其新的功能定位如下:
緯十二路跨越鐵路的主要通道,分流商埠區的過境交通,承擔商埠區和城區其他區域的中長距離交通,未來成為承擔濟南城區鐵路以北地區和經十路以南地區聯系的主要通道。
緯六路主要承擔商埠區和北部區域的聯系,并連接經七路、經一路,主要服務于商埠區的交通,并作為商埠區內的重要疏解道路,還將承擔進出商埠區的交通流量,成為商埠區內主要的客流走廊。
緯二路隨著玉函路快速路的建設,將主要承擔客流走廊功能;在北園大街高架建成后,將承擔由北部進入中心區的長距離的到達性交通;承擔分流商埠區的過境交通功能。
歷山路承擔舊城區和文教區的到達性交通;未來承擔部分由北園大街高架路進入城區的長距離交通;承擔舊城區的過境交通分流功能。
山大路是文教區的骨干道路,既承擔文教區內部的出行,又承擔將文教區的對外交通聯系轉移到經一路、經十路的功能;既承擔短途機動車出行,又是公共交通的次要客流走廊,同時需要創造良好的步行環境和景觀功能。
北園大街未來是濟南東西向的機動車快速通道以及公交快速走廊;是外圍交通特別是東西向長距離交通、進出中心區的主要通道;是鐵路以北地區的交通主骨架。
堤口路是二環路車流進出鐵路以北地區的通道;作為北園大街的分流道路,并將成為臘山片區進出商埠區的主要走廊。
經一路分流商埠區和舊城區的過境交通;近期既承擔由濟微路進入城區的對外交通,又是濟南火車站等對外樞紐和中心區之間的快速聯絡通道,遠期將是平行于鐵路的客流走廊。
經四路進出商埠區和舊城區的門戶,是聯系商埠區和舊城區的主要通道,未來將主要承擔商埠區和舊城區的到達性交通,是城市最重要的東西向客流走廊,將向東西兩側溝通臘山片區、燕山片區和東部城區。
經七路遠期將主要承擔城區到達性交通,特別是承擔順河高架橋轉來的東西向長距離交通,是城區內部區域性的客流走廊。
5大交通流各有組織方案
在機動車交通流的組織中,應整治歷山東路和山師東路,優化兩條道路的交通功能,爭取可以分擔歷山路和山大路的交通壓力;貫通花園路、花園莊東路和山大北路,緩解花園路的交通壓力;增加和優化經一緯十二、經七緯十二、經一緯二和經七緯二路口的轉向功能,爭取形成商埠區的外圍交通環,減輕交通壓力;優化歷山路經一路、經七路歷山路、順河街經七路、順河街經一路路口的轉向功能,構成舊城區保護環,分擔過境交通;優化順河高架橋的出入口及其周邊路網,提高長距離交通通過順河高架橋進出商埠區與舊城區的效率;將經四緯二、歷山路解放路路口作為公交客流進出商埠區和舊城區的門戶;強化緯六路和經一路的交通聯系,將緯六路大橋的跨鐵路交通通過經一路快速疏散。
在公交車交通流的組織中,應結合道路拓寬改造、市場占道清除,增加歷山東路、山師東路公交運行線路;將緯二路上的部分線路調整到兩側的道路上,特別是將部分線路調整到無影山路和緯六路上,優化現狀公交線網和降低部分道路的線路重復率;增加經一路的公交線路,將部分聯系商埠區和濟微路的公交線路調整到經一路上,將部分聯系舊城區、商埠區和花園路的公交線路調整到經一路上;通過北園大街、經七路、緯二路的近期道路改造,實施快速公交系統;結合近期解放路、濟微路、舜耕路公交專用道的設立,對解放路、歷山路公交主通道上的相關公交站點進行調整,以方便換乘和改善候車環境,增加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重點進行火車站地區公共交通總站的運行組織,優化公交線路的布設和進出車站的交通流線,通過候車站臺的改善和與進出火車站人流的緊密銜接,改變公交乘坐不方便的現狀。
在貨運交通流的組織中,兩噸(含兩噸)以上的貨運機動車白天應禁止進入二環路以內的道路上行駛,特別是嚴格限制大型貨車在上述10條重要道路上的通行;其他路段實行小貨車(1.75噸以下)輔助運輸;為保障交通組織管理實施的有效性,應完善主要路段的交通標志、標線等交通管理設施。
在自行車交通流的組織中,組織中心區以支路為主體的自行車交通系統,減少主要道路交叉口上的自行車流量,緩解中心區混行交通帶來的一系列矛盾;在重要道路上逐步推行慢行交通一體化的設計,減少機動車和慢行交通之間的沖突;逐步緩解自行車交通過于集中于緯十二路、緯二路、歷山路等主要通道上的狀況,將自行車分流到跨越鐵路的小型通道上。
在行人交通流的組織中,應規劃商埠區和舊城區的步行區域,以寧靜交通為主,降低機動車輛交通的速度,改善步行交通環境,保持行人交通的連續性;中心區步行交通應由道路兩側步行帶和商業集中區的步行專用路組成。
11大路口疏導交通有法
改善好大路口的交通,道路的擁堵程度將會得到極大緩解。報告指出,省城的11個大路口需要改善交通組織方案。
經四路—緯二路路口應優先考慮公共汽車的通行,結合大觀園地區的客流狀況,配備合理的公交站臺設施,在交叉口設置公交專用進口道和出口道;采用分流的手段,在交叉口設施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利用兩側較寬的非機動車道系統增加車道,并通過周圍支路系統,合理分流一定的交通量。其間,應在4個交叉口設置提前右轉的標志,取消交叉口東西向左轉,原有左轉交通利用小緯二路和緯一路遠引掉頭左轉。
經七路——緯二路路口基本維持現狀設施條件不變,主要通過一些管理手段和完善地面標志、標線及通過渠化設施達到改善目的,通過標線明確車流的通行軌跡;應將右轉機動車交通提前右轉,消除右轉機動車和公交車之間的沖突,在交叉口的進出口利用現有非機動車道空間增加一條右轉車道。
濼文路——濼源大街路口合理銜接南門大街和濼文路之間的聯系交通,逐步分流舜耕路到青年東路到濼文路的交通,緩解泉城廣場的交通壓力;增加路口東西方向的交通能力,拓寬路口的進出口,利用濼源大街綠化帶空間增加機動車道,使濼源大街進出口達到雙向8車道;為保障公交優先,在東西進口、西出口和南出口增加公交專用車道。
歷山路——解放路路口重點解決路口以北路段西側的家樂福超市和公交公司首末站的公交車輛(包括掉頭等)影響交通的問題,解決交通島內難以容納大量自行車的問題,改善路口右轉半徑太大、車速較快、影響行人安全的現狀。
歷山路——和平路路口應將東進口拓寬,左轉專用道偏移,使用對向一個直行道;原現狀兩個機動車道作為直行車道,原非機動車道作為右轉專用車道;非機動車道上人行道,利用人行道2.5米—3.5米,人行道向外展寬,寬度不小于3.5米,不足有必要進行局部拆遷。東出口道為兩個車道,其中占用現狀非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上人行道;北出口道增加1個漸變車道,其他保持現狀車道數不變;建議遠期由次干道升為主干道,紅線與濼源大街保持一致。
歷山路—文化路路口考慮西側非機動車道需要利用人行道,設置東西向的左轉專用,保持干道交叉口的有序;東西向進出口向兩側展寬,保持進出口與路段基本匹配;擴大南北直行和左轉車道個數,增大其通行能力;過街人行道需要加寬;調整大潤發超市機動車、非機動車的進出線路,保證主干道的正常通行。
濟濼路——堤口路路口應禁止路口南進口的左轉以及西進口的右轉;北進口設置兩個右轉車道,將南北向過鐵路交通分流到緯六路上;應禁止東西丹鳳街的直行和左轉交通,利用天橋下的通道,遠引掉頭實現;利用天橋下的輔路,承擔經一路右轉進出濟濼路的交通、路口南進口的左轉交通。
堤口路——緯十二路路口行人和自行車一體化控制,周邊單位進出采取“右進右出”的方式,果品批發市場東門為進口,南門為出口;蔬菜批發市場北門為進口,東門為出口。
經四路——緯十二路路口應減小非機動車道的寬度,增加南北進口的直行車道;利用周邊支路分流路口的左右轉交通;應禁止北進口的左轉交通,左轉交通流利用經四路西進口遠引掉頭左轉。
堤口路——緯六路路口考慮路口東進口設置兩個左轉車道;應取消西進口左轉和南進口右轉,通過遠引掉頭和周邊路網解決。
經四路——緯六路路口應禁止各個方向的左轉,左轉交通由周邊路網解決;重點解決右轉機動車和行人、自行車的沖突問題,采用機非一體化控制,滿足右轉機動車輛在相交人行道之間的停車空間。(記者 尹玉濤)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