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青島城陽山東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許多展位已經整修完畢,水產品、禽肉、乳品等大類的展區已提前開始布展。一個功能完善、設施配套、環境優美的現代化展示交易中心已經展現在世人面前。
2005青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將于10
月21~23日在山東國際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舉辦。該交易會的會徽將英文“中心”的首字母“C”藝術變形成一只騰飛的鳳凰,飛翔在綠色的田野上,展現農交會促進農產品流通和發展現代化農業的主題,體現出建設交易中心、舉辦農交會為青島和全省乃至全國現代農業發展搭建助飛平臺的寓意。
青島是山東省的經濟龍頭城市,是中國重要的農產品生產基地,擁有得天獨厚的港口優勢,還是全國最大的農產品進出口口岸,是沿黃地區乃至全國最為重要的農產品出口通道。從全國來看,青島農業基礎條件相對較好,資源豐富,已基本形成了畜牧、水產、蔬菜、林果、油料、花卉六大優勢產業。
市農委有關負責人說:“做山東省農業生產、加工、銷售、出口的中心將是青島農業的區域新角色!”
616家知名企業參展
據介紹,為期三天的2005青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以“綠色、貿易、合作”為主題,以“永不落幕”的全新展會形式吸引了眾多參展商參會,616家國內外參展企業將為市民捧上豐盛的“水果蔬菜大餐”。
此次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參會采購商有168家,其中包括家樂福、麥德龍、日本三菱物井、韓國可樂洞批發市場等國際知名的采購商。截至目前,境外參展企業達到67家,其中,日本企業38家、韓國企業25家、歐美企業4家,遠超全國農交會、上海農交會的外商參展規模。
國內外616家企業設置了745個展位。臺灣48家參展企業還設立了專區,另外,農交會還特設了韓國、日本、歐美的國際展區。展示的產品有農畜產品、水產品、蔬菜、茶葉、糧油、果品、特色作物、種子等9000多個品種。內蒙古草原興發、九聯集團、萬福集團和康大外貿等國內農產品加工50強企業也將參加交易會。
市農委一位負責人說:“長期入住展示交易中心的企業多達153家,這無疑將對山東、青島地區農產品的集中宣傳、推銷、招商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
打造農業經貿國際化平臺
目前,根據“立足山東、服務全國、連通世界”宗旨建設的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使農交會有了自己固定的永久的交易場所。2005青島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其目的是促進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國際化。
市農委有關負責人說:建設展示交易中心、舉辦2005農交會,是完善青島農產品流通體系,加快農業產業化、現代化、國際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然選擇,也是發揮青島在山東的龍頭作用,提升青島城市形象,增強青島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需要。
目前,作為全國惟一集展示、交易于一體的大型會展中心,山東農產品展示交易中心的場館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用于展示交易和2005農交會的面積2.5萬平方米,依托于日人流量5萬人次、年交易額55億元的青島城陽蔬菜水產品批發市場,使交易中心先天擁有了旺盛的人氣和良好的農產品交易基礎。
市農委農產品質量管理處處長楊峰告訴記者,本屆農交會力求在更大范圍、更高層次上為國內外農產品交易客商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提供信息,為我市、我省乃至中國的農產品走向國際鋪路搭橋。“通過這一平臺,不但匯聚來自國內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而且還將要有國際知名的農產品生產商、采購商、中間商參與”,楊峰說。
投資11億全國率先農業現代化
如果說農交會突破了銷售環節的問題,那么在生產、加工環節,我市規劃建設“八大體系”,則更夯實了青島作為山東農業龍頭的基礎。
就在農交會即將開幕的同時,我市農業“八大體系”建設的總體規劃報告已經市委、市政府批準實施,并納入青島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十一五”規劃,我市計劃總投資11.35億元,用5年時間逐步建立健全農業“八大體系”,率先在全國實現農業現代化,進一步確立青島在山東的龍頭地位。
據市農委生產處處長王亨國介紹,農業“八大體系”具體包括:基層種植業技術推廣體系、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農業信息和農產品市場體系、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新型種業體系、農業資源和生態保護體系、動植物保護體系、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
根據規劃,到2010年,我市基本建成農業“八大體系”,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使科技貢獻率由目前的53%提高到60%,科技成果轉化率由40%提高到50%,農產品加工率由40%提高到55%,農民組織化程度由5%提高到40%,農業機械化水平由70%提高到75%,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率達到60%。
從明年開始,在5年內,我市將著手培育3到5個年銷售收入20億元以上、15個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大型龍頭企業,建設100萬畝高標準生產基地,重點培育50家市級示范合作經濟組織,積極發展跨所有制、跨地區、跨行業的專業性合作組織和綜合性合作組織,組建各類農產品行業協會,加強同行業聯合,力爭培育5個國內知名農產品品牌等。
“青島農業迎來了千載難逢的新機遇。龍頭能否高高昂起,帶動全省農業加快崛起,在全國成為現代化農業的表率,正為世人所矚望”,市農委一位負責人說。 本報記者
宋大偉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