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戰爭可能離我們越來越近了。據俄羅斯《獨立軍事評論》日前報道,美國正在秘密研制第四代核武器。這種核武器爆炸時不會造成核污染,與常規武器之間的區別越來越小,因此一旦研制成功,將徹底降低核武器使用的門檻。
雖然美國堅決否認研制第四代核武器,但一些美國專家揭了美國政府的“老底”。專門關注
全球核動態的非政府組織———“新墨西哥州核觀察室”負責人庫格林認為,美國
國家核實驗室的三個部門都在實施相同或不同的熱核聚變計劃。
通常而言,第一代核武器是指原子彈,即利用核裂變的核武器。第二代核武器是氫彈,即利用核聚變反應的核彈。第三代核武器是核爆炸效應經過“剪裁”或增強的核武器,如中子彈、沖擊波彈、電磁脈沖彈等。通常,為實現核聚變,需要巨大的核爆炸來“點燃”反應過程。這個核爆炸的過程就意味著產生剩余核輻射,會給環境帶來長期的放射性污染。因此,前三代核武器難以在戰場使用,其試驗也受到《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限制,而第四代核武器則不存在這種問題,因為它引發氫原子聚變不是依靠核爆炸,而是其他“干凈”的方式。
從目前第四代核武器的研究情況來看,根據“核扳機”的不同,可分為三種類型:
金屬氫武器:氫氣在一定壓力下可轉化為固態結晶體,這就是金屬氫。金屬氫的爆炸威力相當于相同質量TNT炸藥的25—35倍,是目前威力最強大的化學爆炸物。
核同質異能素武器:核同質異能素比高能炸藥的能量大100萬倍。通過重離子碰撞或慣性約束聚變中微爆炸產生的中子脈沖進行核合成,可得到核同質異能素。核同質異能素武器可作為“常規武器”,也可作為氫彈的“干凈”扳機。
反物質武器:極少量的物質與它的反物質相互作用,可迅速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足以壓縮核材料產生鏈式反應。只要幾微克的反物質,就可用作熱核爆炸的“扳機”,或者激發出極強的X射線或Y射線激光。反物質是目前研究的第四代核武器中最重要的一種。
據核專家介紹,由于第四代核武器不存在臨界質量,核武器將可徹底實現小型化,甚至能做到只有子彈大小。由于不存在核污染,第四代核武器可在戰場上“無所顧忌”地應用,在核爆炸后48小時,士兵就可安全地進入爆炸區域戰斗,這在現在是無法想象的。分析人士指出,美國這種企圖降低核門檻,將戰略核武器戰術化的做法,可能在全球引發研制新型核武器的競賽,使本已籠罩在核陰云下的世界更加不安。
章名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