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成為尼赫魯所描繪的“有聲有色的世界大國”,一直是印度歷屆政府的不變追求。近年來,伴隨著各方面取得的長足進步,新德里的執政精英們已不能滿足“南亞大國”這個稱謂。印度正在全方位加快實現自己的“世界大國夢”。 國家實力全面提升
縱觀半個多世紀的印度外交政策,無論經歷何種演變與發展,自始至終一直是在南亞區內與南亞區外這兩個層面上演進,前者旨在坐大南亞,后者則立足前者,實現沖出南亞,邁入國際外交舞臺的中心,成為真正的世界一極。為實現這兩個目標,無論瓦杰帕伊還是辛格主政,印度近年來外交政策日趨務實,區內外交靈活運用安撫與強硬兩手策略,確保印度在南亞的主導地位,而在區外外交上更加注重打“大國牌”,發展與主要國家的外交關系,大幅增強了印度戰略回旋空間。 此間有分析認為,印度自身實力與地位的提高是印度得以在大國外交中信心十足的重要原因。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連續10年保持了6%的高增長率。最新統計數字表明,印度外匯儲備突破1440億美元,躋身世界前列。 國際環境利于印度崛起 印度“大國夢”的終極目標是成為多極世界中的一極。能否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則是印度戰略目標能否實現的重要標志,而推進經濟發展和快速提升軍事實力是服務這一戰略目標的根本保障。 從大國外交的成績來看,印度已經享受到了美國的盟國級待遇,美國在辛格總理到訪時已通過兩國核合作協議變相承認印度核大國地位,印美戰略合作關系的穩步推進基本上掃清了印度崛起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在印美關系帶動下,印度與歐、俄、日等的關系繼續深化,西方社會目前已掀起新一輪熱捧印度的浪潮。目前,主要大國都在爭取與印度搞好關系,這種現象在大國關系中是極為罕見的。 從印度的周邊外交來看,最重要的鄰國是巴基斯坦和中國,中亞、西亞和東南亞也是印度擴大影響、“東進西出”的重要周邊地區。在安全環境和安全觀念上,印度雖仍認為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其潛在和目前面臨的兩個主要戰略對手,但并不對其構成現實威脅。 印度目前的大國戰略已基本拋棄了原來的不結盟內核,印度的加速發展及眾大國的熱捧使其運用自身實力的信心大為增強,安全觀念逐漸從不結盟轉向合作安全模式,并以積極態度對待大國和地區合作。陳繼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