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員劉丹在參加戰術訓練 |
 |
學員劉世蓉在做眩暈測試 |
   早報訊   據《
京華時報》報道,“神六”完美飛天的同時,女航天員何時能升入太空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10月15日,中央電視臺報道,我國女航天員選拔工作將于明年展開,而目前在我國北部城市長春中國空軍航空大學基礎飛行訓練基地就讀的35名女飛行員將成為選拔重點。    記者第一時間走近這些女孩,解密她們的生活。
   學員選拔通過上千項健康鑒定
   中國空軍航空大學基礎飛行訓練基地,位于長春市人民大街的南末端。這是一個盛產航天員的空軍人才培養基地,包括費俊龍、聶海勝在內的此次“神六”飛行梯隊的6名備選航天員,全部畢業于這個學校。首批女航天員培養的重任也落在了該基地身上。
   從20余萬名應屆高中女畢業生中脫穎而出的35名女飛行學員,是我國選拔的第八批女飛行學員。她們中年齡最大的不到20歲,最小的17歲,分別來自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河南、江蘇、浙江、湖南、湖北、甘肅、陜西和四川12個省。
   能成為35名中的一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接受層層考驗。116個大項、上千個小項的航空醫學健康鑒定,航空飛行心理素質檢測以及政治審查、高考篩選后還要到空軍航空大學進行最后的全面復檢。就是這最后一關,仍有兩名備選者被淘汰。
   “考慮到她們是我國首批女航天員的儲備力量,對這批女學員的素質要求比較高。”據訓練基地的負責人介紹,這批女飛行學員的高考平均成績超過了同期男飛行學員25分。
   訓練內容必須學會駕駛戰斗機
   今年7月15日,35名女飛行學員來到學校開始了訓練和學習。初次嘗試軍人生活,很多女孩都不適應。35名女飛行學員,每個人都有哭的故事。
   進軍校第一關就是統一發式,所有女孩都要將頭發剪成標準的“懶人頭”。來自武漢的王璐從3歲起就開始學跳舞,最珍惜的就是頭上留了多年的飄逸長發。然而,進軍校第一天,她就不得不將心愛的長發剪短。
   為了頭發,她第一次流下了眼淚,而第一次晨練,又讓她目瞪口呆。第一次晨跑,區隊長就要求圍著體育館跑8圈,最后10名還要加2圈。“我當時嚇壞了!8圈,足足有3公里,我能跑3圈就是奇跡了!”對王璐而言,這是個不小的挑戰。“不用說,我是最后一個跑完8圈,最后一個加完2圈的。”跑完第10圈,王璐一下子癱倒在了地上,“那天給家里打電話,一聽到爸爸的聲音,我就哭了起來。”
   學業上的任務更加繁重。據介紹,學員們將在空軍航空大學進行兩年半的基礎教育。兩年半后,通過跳傘救生、野外生存、心戰對抗等檢驗后,到其他學院進行半年的初教機和一年的高教機飛行訓練。她們中的優秀畢業學員有望再進行2至3年的航天員選拔、訓練,最終遨游太空。
   由于是專門為女航天員培養的后備隊伍,她們的學習內容也和以前的女飛行員有所不同。以前的女飛行員只進行單一的空中運輸和空中領航學習,從未飛過戰斗機,而擁有戰斗機飛行經驗是航天員選拔的必要條件。這批女學員將首次駕駛戰斗機翱翔藍天。
   學員心愿“我只想做第一”
   今年7月28日,剛剛進入軍校學習13天的四川姑娘陶佳莉代表第八批女飛行員,來到央視“新聞會客廳”,與世界上第一位遨游太空的黑人女宇航員、美國的梅·杰米森“零距離”接觸。
   這次見面讓陶佳莉記憶最深刻的是梅·杰米森的故事。幾乎在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爆炸的同時,梅·杰米森向美國宇航局遞交了參加宇航員培訓的申請。這份勇氣激勵了陶佳莉,“我只想做第一,只想做我國第一個女戰斗機飛行員、做我國第一位遨游太空的女航天員!”陶佳莉暗暗下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