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夏命群)中國水電開發與環境保護高層論壇前天在京召開,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演講時,質疑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有關我國能源、資源消耗情況的一組數據“不科學”。
何祚庥稱,最近在不少報刊上流傳著一組國家環保總局公布的數據:2003年,中國消耗的原油占世界的7.4%,消耗的煤占世界的31%,消
耗的鐵礦石占世界的30%,消耗的鋼材占世界的27%,消耗的水泥占世界的40%……但中國創造的GDP卻不足世界GDP總量的4%。
何祚庥說,之所以說這組數據“不科學”,是因為環保總局把“中國消耗的資源占世界資源的消耗百分比”和“用匯率方法所測算的中國GDP占世界GDP的百分比”機械地聯系在了一起
,而沒有考慮GDP的另一種測算方法,即設法在美元的購買力和人民幣的購買力之間找出一種等價關系,并在這一等價關系的基礎上,折合成美元來測算中國GDP的總量以及相應的份額。他說,按此方法計算,中國2003年的GDP總額應該是6.354萬億美元,占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中國GDP占世界GDP總量應為18%弱一些,而不是4%。
何祚庥認為,中國的“有效GDP”占世界GDP的份額應該取折中方案,估算的結果應為14.5%。“如果用這一數據來討論煤的‘資源生產率’,就很容易理解了。因為雖然中國消耗的煤占世界的31%,但中國的“有效GDP”卻占世界GDP的14.5%,兩者的資源生產率相差并不太大。”
此前,環保總局曾表示,其公布的數據來自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就算有所出入,也不會相差太多。
■相關新聞:怒江州書記呼吁“建壩反貧”
本報訊 (記者夏命群)在此次論壇上,云南省怒江州委書記解毅呼吁“盡快批準《怒江中下游水電開發規劃》、盡快核準六庫電站建設”。
解毅說,怒江州4縣均為國家扶貧開發重點扶持縣。怒江人民為了保護生態,失去了生存和發展的依靠,保護義務遠遠超出了自身的承受能力。“在怒江建立水電大壩卻能解決這一問題,而且不會對環境造成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