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民聲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解決問題 四方以“三評”促高績效機關建設
本報訊 “在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街道干部主動把各種學習材料送到我們社區中來。這只是一件普通的小事,卻讓我們深為感動。像這樣的小事還有很多。通過
這些小事,我深刻感受到各級干部真正從我們普通居民的角度處理問題的誠意。”近日,在四方區興隆路街道召開的座談會上,興德路的社區工作者感慨地說。 政府工作好與壞,服務對象說了算。為切實轉變機關工作作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增強執政能力建設,進一步推進創建高績效機關進程,四方各社區廣泛開展了以“民評民、民評政、民評官”為內容的“三評”活動。活動開展以來,7個街道的91個社區共發放調查問卷3620份、測評票18000余份,并召開了22個座談會。
據了解,這次“三評”活動以促進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為重點,確定三大項五類“三評”對象。民評民:各街道、社區居民,推薦評選“我身邊的好市民”,推出一批群眾身邊的榜樣,弘揚正氣,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各社區居民代表對社區居委會成員、職業社工的綜合素質進行民主評議。民評政:機關部門代表、社區居委會代表、居民(單位)代表、街道機關干部,對本街道、街道各科室和區有關部門駐街道派出機構的工作情況進行民主評議;駐區企業、事業單位、街道機關、社區居民和離退休老干部代表、區人大代表、區政協委員對區黨群機關、政府機關、駐區單位進行民主評議。民評官:駐街單位代表、社區居委會代表、居民(單位)代表、街道機關干部代表,對街道處級、科級干部的綜合工作情況進行民主評議。
在這次“三評”活動中,還首次將職業社工納入評議范圍。去年四方區率先在全市開始職業社工的探索,各個社區的職業社工將進行述職,結合其日常表現,組織居民和街道兩個層面對其進行評議,并將這次評議結果作為全年對社工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今年,還將首次組織“千戶企業評機關”活動。將采取發放調查問卷、座談會等形式,專門聽取企業對政府各部門的意見建議,同時作為行風評議的一個有力拓展和延伸,把黨委、群團部門也列入適當的評議范圍。
活動開展以來,市民通過各種途徑反映目前存在的問題。一些市民反映的非法占路經營、人行道路面保潔、衛生臟亂差回潮等情況已經引起區委和區政府的注意。四方區委副書記孫海生表示,對于市民反映的問題,區委、區政府將高度重視,盡早核實,加快督查辦理,能解決的盡快解決。而由于客觀原因不能解決的將給市民解釋反饋,把“三評”活動辦成傾聽民聲、了解民意、集中民智、解決問題的民心工程。(本報記者 姜慧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