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0月28日電(記者韓喬)備受公眾關注的油價改革思路28日曝光。國家發改委將采取有力措施改革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打擊投機行為,并通過財稅手段合理調整石油行業內部上下游利益分配。
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司長趙小平28日在“資源價格改革研討會”上說,在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中,要改進采價期的計算
方法,調整成品油調價參考的外部條件,靈活反映國內外市場供求和價格狀況。
目前,國內成品油價格以紐約、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市場為參考,在三地市場價格變動超過一定幅度時才會調整中準價,時間至少滯后一個月左右。趙小平說:“此舉將抑制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滯后可能帶來的投機行為。”
趙小平說,要解決成品油供應的問題,在推行價格改革的同時,還要通過財稅手段調整石油行業內部上下游的利益分配,對石油企業漲價超額收入進行調節。
今年以來,由于國內原油價格已和國際接軌并持續上漲,上半年處于產業鏈上游的原油開采企業利潤大幅增長,而在下游,政府嚴格調控國內成品油價格,幾次小幅上調后仍遠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煉油企業虧損越來越嚴重。
“上游笑,下游哭”的矛盾在市場上反映得極為明顯:一些地方煉油企業為避免巨額虧損紛紛采取了停產或者減產;也曾有國內上市煉油企業公布中期業績巨額虧損,資本市場對此反映激烈。
專家認為,通過調整行業內部上下游的利益分配,可以推動虧損的煉油企業恢復生產,不再“惜售”,從而保障成品油供應,避免一些地區再次出現“油荒”。
趙小平說,還要建立石油與相關行業的價格聯動機制,對部分弱勢行業和弱勢群體進行油價補貼。
今年油價上漲的同時,相關的農業、城市公交、出租車等行業經受了巨大的壓力。北京友聯出租車公司的楊師傅說,按照每次每升提價3角計算,他每月的汽油支出就要增加兩百元至三百元,而這樣的提價今年以來有四五次。
針對當前中國原油與天然氣價格之比為1:0.24、而國際市場為1:0.6的不合理情況,趙小平明確表示,國內天然氣價格明顯偏低,還要逐步提高天然氣價格。(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