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發布了《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規定自今年12月1日起,具備相應資質的企業可以在互聯網上向個人消費者出售非處方藥。這個新法規可以說拓寬了藥品經營領域,節省了企業一定的經營成本,但也進一步增加了有關部門監管的難度。
近日國內查處的幾起假藥案件表明,互
聯網已經成為不法分子制售假藥的一大渠道。業界呼吁開放網絡售藥后,各地藥監部門應實現聯網稽查加強監管力度,同時可考慮加大制假售假處罰力度。策劃:關雅文
文/:記者 周思詳
記者從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了解到,近日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查處一起假藥案。該假藥是已經停止進口的德國威瑪舒培博士藥廠生產的金納多注射液的假冒產品,正是通過互聯網流向市場的。
哈爾濱市藥品稽查支隊于今年6月接到舉報,哈市某藥店銷售的金納多注射液有假冒嫌疑。稽查人員現場檢查發現,該藥店出售的金納多注射液標識為德國威瑪舒培博士藥廠生產。而藥店也出具了相應的《進口藥品檢驗報告書》、《進口藥品注冊證》,表面看來一切正常。
某些“醫藥網”推銷假藥
稽查人員隨即取樣,聯絡德國威瑪舒培博士藥廠駐東北總代理查詢。據廠方代表介紹,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從2004年3月開始,德國威瑪舒培博士藥廠所生產的金納多注射液已不再進口,而改由德國授權的中國臺灣濟生化學制藥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停止進口一年的藥品怎么會在哈爾濱現身?
德國公司隨后在我國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市場上所銷售的德國產金納多注射液基本上都是假貨,經鑒別,在哈爾濱某藥店發現的“德產”金納多注射液也是假冒產品。而這時候,該假藥已經擴散到全市28家藥店!
調查中執法人員發現,雖然一些廠家的供貨人各不相同,但其依托的身份都是廣東兩家公司:廣州市醫康醫藥進出口公司和廣東康易醫藥貿易有限公司。清理行動開始后,幾名供貨人望風而逃。
經調查,廣州市根本沒有醫康醫藥進出口公司,也沒有廣東康易醫藥貿易有限公司。執法人員進一步調查得知,有不法分子以這兩家公司的名義,在“醫藥網”等網站上發布供求信息,推銷假藥。
專銷外地只為逃避本地稽查
據藥監局有關人士介紹,目前不法分子利用網絡制售假藥的手段已經越來越隱蔽和狡猾。為了逃避本地藥監部門的稽查,他們甚至想出了只向外地銷售的辦法。
在一個名為“中國婦科網”的網站上,有一個“西安秦灃醫藥研究所”研制的“竭蛭膠囊”。一個名叫趙志宏的人在網上留下了聯系方式和4個銀行賬號。“竭蛭膠囊”的售價為每瓶118元,一個療程需要1000多元。
為了找到趙志宏以及足量的“竭蛭膠囊”送去檢驗,西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執法人員不斷通過趙在網上留下的聯系方式和趙聯系,但是對于本地的消費者趙一概不理,更不露面,執法人員也無法找到“西安秦灃醫藥研究所”的所在地。
某些虛假廣告仍掛在網上
由于行政執法的局限性,西安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請求雁塔公安分局調查此案,成立了由公安和藥監組成的專案組。專案組在趙留下的賬號中發現了60萬元的不明款項,這些錢是否是趙志宏網上銷售“竭蛭膠囊”的所得?為此專案組翻查了近300萬張郵寄單,找出趙發貨的單據,證實60萬元確實是趙銷售“竭蛭膠囊”的所得。
同時,為了獲得足量的“竭蛭膠囊”送去檢驗,專案組假扮消費者,從山西郵購了足量的“竭蛭膠囊”送省藥品檢驗所檢驗。檢驗結果,“竭蛭膠囊”不含有其所宣傳的有效成分血竭素、莪術、芍藥苷,按照藥品管理法規定,定性為假藥。而記者發現,中國婦科網至今仍未撤掉該藥品的廣告。
網絡監管難度大
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流通處處長陳卓鵬接受記者采訪時告訴記者,目前藥監部門接到的網絡藥品投訴許多都是:消費者花錢買了藥出了問題,想去找的時候卻發現:原來輸入的網址已過期,網頁怎么也打不開了。由于網絡本身具有很強的隱蔽性,通過網絡或郵寄方式購買、銷售藥品的行為,相對于其他售假行為更難得到有效規范和查處。
陳卓鵬說,很多“網上藥店”本身就不合法,其產品既不是正規渠道進貨,又不是正規廠家生產的,而且只要有了短期盈利,他們就撤走或換名。甚至還有不法分子利用一些消費者不敢“明目張膽”購買性保健品的心理,在網上開藥店牟取暴利。這些人往往用郵購、快運,采取“保密包裝”,不寫明內裝何物,這樣不容易被稽查人員發現,而保健品的品質當然不可能有保障了。
不少消費者買了假藥只能吃啞巴虧。所以消費者最好不要輕信網絡信息以及宣傳,否則,一旦出現用藥問題難以維護自身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