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訊 島城牛奶市場似乎最近一直不消停,一袋奶降兩三毛,一箱奶降四五塊,已成為所有牛奶廠家的促銷策略,個別產品甚至出現“攔腰砍”的現象。有市民驚嘆,喝牛奶比喝礦泉水還合算。
昨天,記者走訪多家超市發現,在奶品柜臺前,買贈、降價的標識席卷了所有品牌,除本地產巴氏鮮奶外,大部
分常溫奶都有促銷舉措,各種箱裝奶外捆著幾袋贈品的情形比比皆是。
在家樂福超市,懸掛降價字樣的牛奶品種多達二十余種。其中,琴牌純鮮精品奶每箱價格從38元直降至30元,光明純牛奶每箱從27元降至23.6元,蒙牛盒裝純牛奶降價幅度更是猛,1升×6盒包裝,原價47.4元,現價僅售28.8元,降幅近60%。
在“禁鮮令”以及復原乳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時刻,各大乳品企業均謹言慎行。不少乳制品企業均表示,在目前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情形下,降價實是無奈之舉,而牛奶的市場價格又無相關監管措施,因此價格戰可能會愈演愈烈。
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近期乳品爭相降價,其實是廠家在處理積壓產品。根據國家有關規定,10月15日后生產的含復原乳成分的牛奶產品必須在外包裝上明確標注“復原乳”字樣,之前生產而未標注的最多只能銷售到2006年1月15日。生產企業為了趕在新規生效前處理完10月15日前生產的庫存奶,只好紛紛降價。
從市場上看,加入降價大戰的奶品多數都是10月15日以前生產的。
有關人士提醒說,雖然這些產品的保質期大多還未過半,但消費者買奶時應特別注意生產日期,不要因為貪圖便宜而買了過期奶或囤集太多即將過期的牛奶。(劉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