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9年起至今,經過政府部門的不懈努力大力扶持,我市6000余名下崗失業者最終成功創業,搖身一變成了令人羨慕的小老板。憑借著勤勞肯干、踏實經營,5000余人用汗水換來的小型企業一直生存到了今天,同時,這些小企業還吸納了全市15000余名下崗失業人員工作,為他們解決了溫飽問題。但到了今天,數
千名小老板發現:自己公司生產的產品產量越來越大、員工越雇越多、銷售額也增加了不少,但錢卻沒掙到多少。不少小企業主因此而選擇了改行,或重新成為失業者。仔細研究大量小老板落敗的根源,人們會發現,由于多數小老板的文化知識不足,平時又不注意學習,現代企業管理經驗的缺乏是導致其經營不善的主因。
6000失業者上崗當“老板”
市勞動保障局就業培訓中心培訓科科長王永和告訴記者,自1999年起至今,全市共有8000余名下崗失業人員參加了勞動就業培訓部門的SYB(創辦你的企業)培訓,學習了辦小企業所需的法律要求、如何申請工商、稅務等部門的優惠政策、如何申請小額貸款等基本知識后,這些失業者紛紛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成了名副其實的小老板。由于經濟條件不寬裕,他們中80%的人辦企業的投資總額不足5萬元,其中以服裝生產、機械加工、產品代銷及家政服務為主業。首批1000余人的成功創業極大地激勵了島城其他下崗失業者的創業熱情,短短6年內,我市就有6000余名下崗失業者成功創辦了自己的企業。
創業遇上發展瓶頸
“我真弄不明白,這企業規模越大,掙得錢怎么倒沒多起來啊?”說起自己辦了多年的家具廠,小老板于明對記者說。與6年前的小作坊相比,如今他的家具廠早已是銷售額過百萬的有名企業了,但隨著他開的銷售點逐年增加,銷售額迅速提高,但一年到頭算下來,掙得錢倒沒多少。
“當時,我們學了怎么創辦企業,但就是缺了管理企業的辦法,以前干小買賣還能擺弄好,現在生意大了卻玩不轉了。”華聯雕刻裝飾苑老板李云翔對記者說。
據記者調查,島城成功起步創業的小老板中,這種情況還有不少,幾乎有近半數的小老板遇到了“創業瓶頸”的問題。有些小老板還因遇到此類問題后,沒有及時地對企業的錯誤運行方向進行調整,而導致企業和自己都陷入了空前困境。“創家業容易守家業難”這句老話在這里得到了驗證。
小老板急需補補管理課
經過對每位小老板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市勞動保障局就業培訓中心的幾位老師發現,這些小老板之所以在公司規模擴大后紛紛遭遇發展瓶頸,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知識,如產品和服務核算成本、庫存控制、企業財務計劃和財務報表及原材料采購等幾大方面的基本知識。
“這些創業者以前大多是國有企業的普通工人,學歷大多是技校、高中,經過了這么多年的工作,這些知識也大多遺忘了。”王永和對記者說。好幾位開辦小飯店、家具廠的小老板告訴記者,他們每天銷售產品掙來的錢大多鎖在抽屜里,積攢多了就存進銀行,幾乎沒有幾個人知道應該做一筆詳實的賬目,方便控制成本、節約開支,以取得更大的利潤。
在遇到以上管理問題時,許多小老板都曾求助過一些咨詢公司,但由于他們的企業規模太小,無法收取昂貴的咨詢費,絕大多數咨詢公司并不愿為他們提供服務,讓他們只能在困境中絕望地等待。市勞動保障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這個問題,今后,勞動就業訓練中心將開始為這些小老板開設專門的救命課程———IYB(改善你的企業)培訓,將辦一家中小型企業所需知識全部教給這些小老板們。記者張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