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費用結構不合理 個人負擔加重政府角色弱化
據新華社
政府在全社會衛生總費用中扮演的角色呈現弱化。
記者昨日在天津召開的“中國藥師周”大會上了解到,全國40%的城鎮居民、72%的農村居民看病需要自掏腰包,而個人醫療支出在衛生總費用中所占比重還在不斷加大。
“群
眾個人負擔醫藥費用的比例過大,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問題!眹野l改委價格司副司長周望軍說,世界各國都通過建立和不斷完善醫療保險體系來解決疾病費用風險負擔,而當前我國的醫療保險體系還很不完善。目前我國40%的城鎮居民、72%的農村居民沒有任何醫療保險,看病吃藥都需要自費。
衛生部規劃財務司副司長于德志說,我國衛生總費用存在著明顯的結構不合理問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衛生總費用在不斷增長,可是政府預算衛生支出、社會衛生支出所占的比重沒有相應的增加,反而呈現下降趨勢;與此同時,城鄉居民私人支出比例不斷擴大。
目前,我國80%的農村居民、50%的城鎮居民沒有醫療保障,與此同時,全國醫療費用的增長幅度已經大大超過了居民收入的增長水平,低收入群體的醫療費用負擔較重。
不僅如此,看病貴、藥價高的痼疾更使普通居民難以承受。
據了解,目前納入我國政府定價范圍的藥品共計2400余種,占市場流通藥品數量的20%左右,占市場銷售份額的60%左右。近年來,我國價格主管部門先后17次出臺降價措施,降低了1100多種藥品零售價格,降價總金額達到350多億元。從2001年以來,由于連續多次的降價與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制度的推行,我國的藥品市場價格總水平已經連續4年出現負增長。
周望軍說,醫療服務亂收費問題屢禁不止更是加劇了患者的負擔。他表示,醫療服務領域的亂收費、亂檢查問題目前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但在現行體制和機制下,這個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些醫療機構自立項目違規收費、分解項目重復收費的問題還時有發生,不僅加重了患者的醫藥費負擔,也腐蝕了醫務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