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紅星    近年來,濰坊市發改委堅持把改革和發展、長遠和當前、戰略和政策更加緊密地結合起來,以新的職能、新的理念、新的面貌,努
力打造一流機關、鍛煉一流隊伍、爭創一流業績,為濰坊市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濰坊市發改委如何抓住工作重點、充分發揮發改部門職能?日前,記者就“十一五”規劃、招商引資等問題采訪了濰坊市發改委陳仁杰主任(右圖)。    勾畫“十一五”
   關于“十一五”規劃問題,陳仁杰說,研究編制“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是濰坊市發改委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頭等重要的工作。制定和實施濰坊市“十一五”規劃,必須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這條紅線,堅持“六個必須”的原則,力爭編制一個切合濰坊實際、反映人民意愿、鼓舞人民斗志的規劃。
   初步考慮,濰坊市的“十一五”規劃綱要分基礎條件和發展環境、指導思想和任務目標、空間發展布局、中心城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產業發展、社會事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諧社會建設和保障措施等十篇論述。在規劃理念上,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力求體現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增強加快發展的緊迫性,體現科學的發展目標體系,體現以空間發展和項目為支撐。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做大做強現有企業、發展民營經濟“三大重點”,提升農業、城建、教育“三大亮點”,突破服務業、科技、三北開發“三大薄弱環節”,打破土地、資金、人才“三大瓶頸制約”,謀求在新的平臺、新的起點上實現新跨越,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加快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勾畫一幅全面小康社會和現代化強市的宏偉藍圖。
   抓好大項目“引擎”
   對重大項目工作,陳主任認為,重大建設項目是拉動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動力,作為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綜合管理部門,努力運籌重大項目、增加發展投入責無旁貸。在工作重點上,我們主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擴大招商引資,將其作為“要務之要務、中心之中心、重點之重點”,認真組織好一系列經貿洽談會,積極參與市里的招商活動,超額完成市里分配的任務,目前到位資金10074萬元,完成市招商引資計劃的280%,在市直單位名列前茅。
   抓好項目庫建設,運用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管理系統,認真篩選、儲備一批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產業鏈長、帶動作用大的項目,及時錄入項目數據庫,并實行動態管理,建立了包括520多個項目、總投資1500億元的重大建設項目庫,并與縣市區、部門、企業實現了聯網和項目資源共享。目前,已上報項目90多個,投資總規模200多億元,國家、省發改委批復項目30多個,批復投資100億元。
   加強投資項目管理,對建設項目審批、核準、備案工作強化管理,認真實行“并聯審批”制度,縮短項目審批、核準時間,濰坊市審批中心發改委窗口事項按期辦結率100%,服務對象滿意率100%,連年被評為“紅旗窗口”。對重大建設項目實行動態管理,建立和完善了月調度制度,對投資過1000萬元以上的項目進行月調度,一月一通報,及時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建設方面的問題和困難,特別是牽頭抓好土地計劃指標爭取,保證了項目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傾力抓好重大工程,把重大工程作為增加投入、拉動經濟增長的“牛鼻子”,重點抓好濰坊發電廠二期工程和威烏、青紅、天汕、濰日高速公路、濰坊港萬噸泊位等基礎設施項目,生態市建設十大重點工程百個建設項目,濰坊出口加工區、濰柴工業園、“三北”重化工業基地、中微光電子等工業結構調整、裝備制造、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及一批農林水利項目、城市設施項目、社會事業項目,在確保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爭取盡快建成,早日發揮效益。
   五個方面突破服務業
   實現服務業發展的新突破,這是濰坊市近年來的重點。陳仁杰告訴記者,去年,濰坊市人均GDP達到1780美元,城市化水平達到43%,按照世界經濟發展的一般規律,已進入產業結構快速變動、服務業加速發展的重要時期。今明兩年,濰坊服務業要在五個方面實現新的突破:
   休閑娛樂業,鼓勵和支持娛樂、健身、洗浴、康復等各類服務業發展,提倡健康文明的娛樂消費,在城市總體規劃、社區規劃中,充分考慮休閑餐飲娛樂業需要,形成一批集休閑餐飲娛樂于一體的夜間消費場所。
   現代流通業,按照建設半島地區重要的商貿物流中心的要求,整合物流資源,重點搞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建設,積極培育第三方物流企業,改造建設形成一批具有較強集散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的批發市場。
   旅游業,以民俗旅游和風箏文化旅游為重點,積極發展近郊旅游,盡快把濰坊建成國內外知名的民俗旅游目的地,打造“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和“世界風箏都”旅游城市品牌。
   金融業,努力創造良好的金融生態環境,逐步建立起以銀行、保險、證券機構為主體,擔保、信托、租賃和中介服務業等門類比較齊全,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金融市場體系,努力建設山東半島中部的區域性金融中心。
   文化教育體育業,積極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快建設世界風箏文化傳播交流中心,鼓勵社會力量投資辦教育,打造全省一流的職業教育基地,積極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逐步形成健全的體育市場體系。
   陳仁杰認為,今明兩年服務業發展能否實現量的擴張和質的提高,很大程度在于發展環境的好壞,特別是思想觀念轉變是否能夠到位,體制、機制是否靈活順暢。當前,我們各級有關部門首要的是發揮好引導作用,在理念、體制、方法、手段上改革創新,努力營造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取消一切不利于服務業發展的政策規定,使其享受到與其他產業相同的政策支持。簡化企業登記注冊手續和服務業審批事項,要提倡除國家明令禁止的外,放開一切市場和領域,鼓勵各類投資主體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