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郊三強系列報道之十六 “魅力南門”風光無限———即墨市環秀街道辦事處突破發展紀實
2萬余平方米的綠地休閑廣場、激情飛揚的噴泉、鱗次櫛比的樓宇、川流不息的車輛……每一位沿青煙路由青島進入即墨的客人,無不被這現代氣息濃厚的動感畫面
攫住目光,這就是素有“魅力南大門”美譽的即墨市環秀街道辦事處。 今年1到9月份,該處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3億元,同比增長27%;農民人均純收入4707元,同比增長12.9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29億元,同比增長50%;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值56億元,同比增長65.9%。
在用地指標緊張、招商競爭激烈的情況下,環秀街道辦事處創造出了一個又一個出人意料的奇跡。“青島市郊區個體私營經濟十強鄉鎮”、“山東省小康鄉鎮”、全國“千強鎮”……一連串的殊榮加冕于環秀人的頭上。每一項榮譽的背后,都蘊涵著環秀人艱苦細致的工作,他們那種干事創業、誓爭一流的激情與熱忱,無不讓人感懷與振奮。
突破瓶頸謀全局
環秀街道辦事處地處城鄉結合部,29.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以前東西通道僅有一條文化路,水庫、河道、山丘等將西部城區與東南部鄉村阻隔開來,使城鄉差距愈拉愈大。
“環秀要獲得大發展,必須突破道路瓶頸,將東南部山村區域融合到城區中來。雖然市政路建設由市財政投資,但我們不能等,必須自我加壓,迎難而上,馬上干起來!”黨委、政府一班人達成共識后馬上行動起來。
要修路,先清障。辦事處請市政建設專家做出了“六縱七橫”的道路規劃,首先面臨的就是拆遷工作。湘江二路原來是一條崎嶇不平的土路,沿路有7個村莊、2個小區、一處中心小學以及10多家企業,路旁亂搭亂建的活動板房、出租屋及在道路規劃紅線內的違法建筑物就接近7000平方米,其他幾條路上需要拆遷的建筑物更是數不勝數。機關干部放棄休息日,來到拆遷戶家中與他們促膝長談,向他們講述拆遷修路的意義,解釋補償政策,動員他們拆遷。正面做不通思想工作就采取“迂回”戰術,利用同學、朋友、親戚關系聯合攻堅,兩遍、三遍、十遍……直到他們同意為止。兩年來,全處成功搬遷沿路企業21家、圍墻4000多米、拆除亂搭亂建35處,拆遷總面積2萬多平方米,徹底掃清了道路建設障礙。如此浩大的拆遷工程,由于工作到位,沒有引發一起上訪事件,成為即墨拆遷史上的典范。
修路搭橋,投資巨大。構筑“五縱七橫”的道路網絡,至少需要投入4000萬元。如此一筆巨款,對于地處城鄉結合部的環秀街道辦事處來說,無異于天文數字。“不修路就沒出路,勒緊腰帶也要干!”在黨政領導班子會上,黨委書記楊乃君這樣說,“從長計議,日子會累幾年,但換來的將是環秀的快速發展,受益的是我們7萬環秀人民!”
10多臺大型修路機械組成一組,奮戰在不同的路段上。從大廟山到東城山,上百臺機械同時在環秀的山丘區域“轟隆隆”地掘進著,場面蔚為壯觀。機關干部與工程監理人員一起靠在工地上監督質量,發現問題,立即推倒重來!在他們的嚴格把持下,長江一路、湘江一路、湘江二路、湘江三路、青年路、泰山二路等路段的基礎扶基、雨污水管道建設、路面拓寬、修筑工程去年相繼竣工,總長度7.4公里,鋪筑面積達15萬平方米,投入資金2600余萬元。今年截止到10月5日,長5340米的韓柞路、長962米的泰山三路、長1840米的湘江二路東段又結束罩油,青年路、中學東路、長江一路、湘江二路西段全部實現了硬化、綠化和亮化,新鋪道板8000平方米,新栽苗木34萬株,新上路燈120盞,已完成投資2000多萬元。據統計湘江二路東通工程敷設雨污水管道5000米、安裝路沿石3600米、鋪筑瀝青路面4萬平方米;長江一路栽植低矮灌木10萬株、鋪設道板1000多平方米,綠化面積達7600平方米,安裝路燈46盞;韓柞路沿途有張家土橋頭、煙臺前、后南莊、前南莊、國建、窯上、西柞、東柞共8個村,鋪裝瀝青7.5萬平方米,這既是一條石棚水庫南岸村莊脫貧致富的小康路,也是即墨城區從長江一路直達204國道的一條便捷通道,對加快東城山生態園開發,實現與城陽區對接都將產生積極的拉動作用。
條條道路構筑起環秀街道辦事處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擺脫了行路難的環秀人走在路上、喜在心上,上班、上學的速度和干勁也比以前增添了許多。
統籌城鄉造優勢
環秀街道辦事處人多地少,4萬多農業人口僅有耕地不足5000畝。城區發展已成定局,要增強發展后勁,必須城鄉統籌整合資源,培育發展載體創造新優勢。辦事處黨委把目光鎖定在了荒山開發上。他們聘請上海同濟大學專家組,對以石棚水庫為圓心,以大廟山和東城山為兩翼的扇形區域進行了總體設計,形成了以石山、石景為主題的項目承載區、旅游休閑區、水源保護區、居住區、文化教育區等五大功能區的規劃概念。組成專門班子進駐大廟山和東城山展開綜合整治,關停了20多個采石場點,投資2000多萬元對荒山、道路、水源、綠化、供電、排水等基礎設施進行了總體規劃和配套建設,已鋪筑瀝青路4條、安裝路燈80盞、鋪裝人行道板8000平方米、敷設雨污水管道1.5萬米、砌筑河道382米。同時,又在綠化美化上大做文章。建設環石棚水庫生態保護林200畝、環城林帶800多畝,墨水河岸新增綠化帶1.28萬平方米;鋪設人行道板和嵌草磚1.2萬平方米,建設花池8000平方米、栽植各種喬灌木約4萬多株。圍繞“一庫一河十五條主支路”,又投資1100多萬元進行了深度綠化美化,栽植喬灌木40萬株、鋪裝人行道板2.5萬平米、新增綠化面積4.8萬平米。以長江一路、湘江二路、青煙路、墨水河岸為軸線,以環秀苑綠地、紅領綠地、石棚水庫保護林、馴虎山環城林帶為亮點的“綠色環秀”正在崛起。
城鄉統籌拓寬了環秀的發展空間。隨著工程的深入,昔日無法利用的荒山禿嶺成了搶手的“聚寶盆”,眾多的服裝紡織、電子電器、機械加工等項目對這里青睞有加,黃河鑄機、通力變壓器、大成索具、泰盛金屬等一批新項目已捷足先登開工建設,總投資3億元以上。蜜友鞋制品、青島東城纖維有限公司、紅紡織衣有限公司等17個內外資大項目紛紛增資,796家民營企業健康穩健地向前發展,“紅領西裝”、“妙府老酒”、“景鋼燙金機”、“古月電暖器”等名牌產品聲名鵲起,以服裝紡織、機械加工、包裝彩印、電子電器、橡膠化工、汽車展銷為特色的地方經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產業基地的發展方向邁進。
細微之處見“和諧”
6月23日,隨著一聲令下,幾臺大型挖掘機“轟然”作響,環秀街道辦事處敬老院正式開工興建。該敬老院東鄰新規劃的東城山生態園、西靠國家泊子村居民區,主樓三層,建筑面積1460平方米,分為服務區、生活區和休閑娛樂區三個部分;有健身房、娛樂廳、門球場、餐廳、洗衣房等配套設施,計劃總投資265萬元,年底全面完工。交付使用后,31個標準間和4個高檔間將接納60多名五保老人前來安度晚年。
敬老院建設僅是該辦事處彰顯和諧的系列舉措之一,在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的環秀街辦,時時處處都體現出了“和諧”之美。5月21日,該辦事處舉行了救災扶貧基金會成立儀式,黨委書記楊乃君帶頭把1000元現金投進捐款箱,接著機關干部、教師、村莊和企業代表紛紛慷慨解囊,累計募集善款43.8萬元。全處440家貧困戶、291名殘疾人、47名大學生、70名中學生、113名小學生從此沒有了生活、讀書、就醫等方面的后顧之憂。6月21日上午,在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發放儀式上,該辦事處66名符合條件的農民分別領到了300元獎金,成為即墨市實行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的第一批受益者。
為活躍群眾文化生活,該辦事處今年還適時開展了“送文化下鄉”活動,老年合唱隊、健身舞蹈隊、秧歌隊、門球隊等30多支業余文體隊伍常年活躍在村莊、社區,僅上半年就為村莊放映露天電影80多場。為積極適應農民大病醫療現場結報的需要,該辦事處出臺了《農村大病醫療統籌工作考核細則》,將參保率、就醫證發放、統籌保障金收繳納入年度績效目標管理進行考核,形成了“上下一線、條塊結合”的三級管理網絡,在強化部門服務的同時,在每個村莊增設了醫保代辦員。自2004年9月1日到今年6月底,該辦事處符合結報條件的923名參保人員全部按時得以結報,結報醫療費累計達110.6萬元,同時還分別對29個參保戶進行了特殊慰問,幫助他們領取大病醫療救助金8萬元。
一樁樁善舉、一件件小事,無不使人如沐春風,滋潤著群眾的心田,閃爍著“魅力南門”的灼灼光華。楊明濤 鐘坤績 梁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