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公估:等待“走出深閨被人識” 如果你是私家車主,如果你的車輛發生了車損事故,最頭疼的是否就是理賠?保險公司理賠速度慢不說,車主還會對定損產生疑義,如果這時能有一個公正的機構進行車輛查勘定損,是最公平的,F在,島城保險市場終于有了這種專門從事車險查勘
定損的中介機構———昨日開業的青島海誠達保險公估有限公司,是我市第9家保險公估公司,也是島城乃至省內第一家專門從事車險公估業務的保險公估公司,車險理賠也由此引入一個新模式———保險公估。 傳統車險理賠:保險公司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
車險是我國財產保險中的主力險種,每年的保費收入占產險保費收入的60%左右,在各保險公司業務結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島城也同樣如此,今年上半年,島城財產險保費收入達9.37億元,同比增長23.54%,其中車險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然而,隨著車險業務規?焖僭鲩L,盡管各保險公司在改進車險理賠服務質量方面做出了較大的努力,也推出了一些較好的措施和手段,但是總體來說服務質量仍不能令人滿意。而導致上述問題的根源在于傳統的車險理賠管理與服務模式,即車險理賠中的檢驗、理算等各個環節由保險公司說了算,就像人們形容的“保險公司既是裁判員又是運動員”。這種理賠管理與服務模式使理賠制度得不到落實。一方面,盡管各保險公司在車險理賠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規章制度,但是各級經營機構因種種原因而執行的靈活性往往大于制度的嚴肅性,最終導致理賠制度執行不理想;另一方面理賠管理制度本身也存在一定漏洞,從查勘、定損到理算、支付賠款的各個環節均由保險公司理賠部門獨立負責,缺乏透明性和有效制衡,核價、定損等關鍵崗位的權力過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
相比較而言,由保險公估公司進行查勘定損,一方面可以提供及時的現場服務,加快理賠速度,另外則是職業化的公估師進行查勘定損,可以更加公正、客觀。
保險公估:保險中介三駕馬車之一
其實,不僅僅是車輛險,在人壽險、其他財產險都需要保險公估進行公正、獨立的評估。保險公估與保險經紀、保險代理人稱為保險中介的三駕馬車。其中保險代理,主要指的是代表保險公司辦理保險業務的單位或個人。保險經紀是指基于投保人的利益,為促成保險合同的建立而提供服務的公司。保險公估公司則是辦理保險標的的查勘、鑒定、檢驗、估價與賠款的理算,洽商并出具公估報告,獨立于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及經濟領域各環節和部門之外的、面向社會服務的經濟實體。
有關資料顯示,截止到2004年6月,保監會批設專業保險中介機構為1258家,全國保險公司通過保險中介渠道實現的保費收入為1555.42億元,約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66%,比2003年同期增加842.12億元,同比增長120%。上半年,青島市通過保險中介渠道實現的總保費約19.33億元,占全市保費總收入的76.70%。
據青島保監局有關人士介紹,一個成熟的保險市場是由作為保險主體的投保人、保險人及保險中介(經紀人、代理人、公估人)組成的。保險公司借助中介拓展客戶群,自身則集中精力創新產品,并研究如何通過投資理財確保保費增值,從而為降低投資風險,提高賠付率奠定基礎;而保險中介也為保險公司不斷推出新險種,為客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服務,兩者良性互動,才能共同推動保險市場的繁榮。保險公估公司的出現和發展,不僅可以完善島城保險中介市場,而且對繁榮島城的保險市場及對保險業今后的發展將起到重要的促進與推動作用。
保險公估:還需要走出深閨
據青島保監局有關人士介紹,截止到第三季度,我市保險中介機構達到69家,其中保險公估機構為9家,其中8家為壽險保險公估,遠遠還不能適應青島保險市場的要求。
據青島海誠達保險公估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在深圳保險市場,保險公司都已經認識到保險公估的作用,并積極與公估公司合作,對傳統理賠模式進行改革與探索,與公估公司合作時間較早、合作面較廣、合作程度較深的保險公司,如今已經開始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此外,上海、重慶等地的保險公估也正發展得如火如荼,相形之下,青島多家保險公司還未能認識到保險公估的作用,沒有與保險公估公司聯手進行保險理賠。
保險公估,還需要走出深閨讓人識。本報記者 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