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每年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的人次達20多億,即使我們做到99%的和諧,只有1%不和諧,那就意味著2000萬人次不滿意。
●在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中,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是主導方面。我們要眼睛向內,正視和克服自身的不足。
●一些醫療單位對于方便群眾就醫、減輕群眾負擔之事,總是強調客觀原因
,解決不力。這種作風應立即改進。
和諧是醫患關系的主流,不和諧是支流,但不可忽視存在的問題
醫療衛生工作與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密切相關,人民群眾往往通過醫療衛生服務看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看黨風政風建設,看政府管理水平,看社會公平和諧。
醫療服務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從一定意義上講,決定著患者的生死存亡。醫務人員和患者之間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要戰勝疾病,減少痛苦,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醫務人員和患者之間必須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幫助。
當前大家十分關心和關注醫患關系,對總體形勢應有一個正確的估計。從總體上看,醫患關系是基本和諧之中存在著局部的不和諧;大的和諧之中存在小的不和諧。和諧是主流,不和諧是支流,但我們絕對不可忽視存在的問題。
目前,全國每年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的人次達20多億,即使我們做到99%和諧,只有1%不和諧,也有2000萬人次,絕不是小數目。醫療服務直接關系到人的生命安危,醫務人員的一次失誤,可能給患者和家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
我們挽救一個患者的生命,患者及其家屬會終生銘記醫生的恩德;由于我們的失誤,使患者失去生還的機會,他們也會遺憾終生。各級衛生部門和醫療機構對于醫患關系中存在的問題不能漠視,它不僅直接影響部分患者的切身利益,而且影響正常的醫療秩序和質量,影響廣大醫務人員的士氣和情緒。構建和諧醫患關系,是關系到醫務人員工作環境和成長、發展的重大問題。
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建立和維護和諧的醫患關系。2002年12月衛生部召開現場經驗交流會,推廣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等單位建立醫患溝通制度的經驗。許多醫院實行醫院開放式管理,建立醫患溝通監督機制,保證醫療信息暢通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但是,醫患關系緊張,彼此缺乏信任,醫療糾紛增加,是當前一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特別是近年來相繼出現個別患者或者患者家屬傷害醫務人員的極端事件,干擾了正常醫療秩序,甚至直接危及醫務人員人身安全。這提醒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造成醫患矛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醫患之間缺乏信任和理解
當前醫患關系緊張、醫療糾紛增加的原因是什么?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醫療資源不足,群眾看病難、看病貴,患者有意見;有醫療質量不高、服務態度不好,群眾不滿意;也有更復雜的社會因素。我認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醫患之間缺乏信任、缺乏理解,不能換位思考。部分醫務人員不能設身處地的替患者著想,而是較多地考慮醫療機構和自身的利益。而患者對醫務人員也缺乏理解,不了解醫學的復雜性。這不僅僅是一個溝通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一個感情問題,是我們是否堅持醫療服務的宗旨問題。
從醫務人員一方來講,我們創辦醫療機構的目的是什么?醫務人員的職責是什么?我們是否盡到了自己的職責?如果手術前,醫生與患者溝通時只是說:“這個手術有危險,出了問題你自己要承擔風險,要不就別動手術!边@樣的溝通肯定起不到良好的效果。還有的醫務人員不信任群眾,為防止可能發生的糾紛,讓患者做了許多不必要的檢查,以尋找沒有責任的“證據”。這樣的醫患關系能和諧嗎?
醫患之間的溝通應該是心靈的溝通和感情的溝通。如果醫務人員設身處地為患者著想,把病人擔心的事情講清楚、說明白,幫助患者選擇既保證醫療質量,又能夠減少費用支出的治療方法,人心換人心,患者必然會理解醫務人員的難處。患者容易產生不滿意的地方,一是服務質量,二是醫療費用。如果患者花費許多錢,獲得的是低質量的醫療服務,不僅病沒治好,反而加重病情,這是群眾最不滿意的。
因此,我們首先要眼睛向內,正視并克服自身的不足,不能抱怨患者不理解,怨天尤人解決不了問題。要善于分析自身的問題,我們的服務環境怎么樣,服務理念怎么樣,服務態度如何,服務效果好不好。對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來說,就是要以病人為中心,不斷深化改革,轉變服務理念,提高醫療質量,千方百計減輕群眾負擔,多與病人進行一些感情溝通,多給病人一些人文關愛,多替患者著想,并盡其所能減輕患者痛苦。這樣,就能形成和諧的醫患關系,這樣才能緩解醫患矛盾。
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是主導
醫患關系成因復雜,既有體制、機制上的問題,也有思想觀念轉變方面的問題,還有管理監督不力等原因。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尊重病人、理解患者,是構建和諧醫患關系的關鍵。醫學發展史證明,只有醫務工作者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才能使患者積極支持、配合診療工作,才能推動醫學事業的發展。
醫療機構要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的辦院宗旨,建立和完善醫患溝通制度、投訴處理制度。醫務人員是治病救人的使者,也是服務者,要轉變服務理念,體恤患者的痛苦,尊重患者的意愿,力讓患者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醫療活動具有高技術、高風險的特點,在治療中會有發生意外的可能,患者也要信任和理解醫務人員。
在構建和諧醫患關系中,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是主導的方面。只要我們善待患者,加強溝通,設身處地地為患者著想,為患者提供溫馨、細心、愛心和耐心的服務,就會贏得患者們的尊重和認同,和諧的醫患關系就一定會建立。
改革醫院過分注重經濟收入的機制,解決群眾基本醫療需求
當前衛生工作中存在的基本矛盾,是群眾越來越高的衛生健康需求與該水平醫療服務的供應嚴重不足之間的矛盾,集中的表現就是群眾看病難、看病貴。而醫患關系不和諧,醫患矛盾、醫患糾紛,甚至醫患沖突,是這一矛盾的具體體現。盡管目前絕大多數的醫療機構都是公立醫院,但是相當多醫院的正常運行主要靠提供醫療服務收取的費用。這種機制的直接后果是醫院過分注重經濟收入,而忽視群眾利益。這也是造成醫患關系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
要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就必須研究如何完善醫院的運行機制,維護醫院的公益性質,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近年來,衛生部圍繞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從發揮政府保障群眾基本醫療的主導作用、改革醫療服務體制、轉換公立醫療機構運行機制、加強政府對醫療服務行業監管、大力發展農村和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事業等多方面,積極研究探索解決這個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有效措施。我們必須堅持政府承擔公共衛生和維護群眾健康權益的責任。
今后幾年,衛生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調整醫療服務發展結構,優先發展農村和城市社區衛生事業,把貼近群眾、能夠為群眾提供質優價廉醫療服務的基層衛生機構建設好,解決群眾的基本醫療需求。有些同志提出醫院對患者的檢查結果應在各醫院通用和門診電話預約的建議很好。一些單位對方便群眾就醫、減輕群眾負擔的事情總是強調客觀原因,重視不夠,解決不及時,這種觀念和作風必須立即加以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