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山東頻道11月1日電(王志、李小齊)1日,我國《禁止傳銷條例》正式開始實施。而截至目前,山東工商部門已累計搗毀3300多個非法傳銷窩點,清理遣散參與傳銷人員達7.4萬人次,有力震懾了非法傳銷犯罪。
作為破壞我國經濟活動正常進行的一顆"毒瘤",傳銷侵害的多為農民、下崗職工、老年人
等社會困難群體,近年來還出現在校大學生等被騙參與傳銷的情況,其中絕大多數參與者被騙后血本無歸,有的甚至生活無著。在山東工商和公安部門近日聯合公布的17起重大傳銷案件中,外國人組織傳銷、"網絡傳銷"以及傳銷農業生產資料等傳銷新動向已悄然出現。
山東省工商局副局長王天仁介紹,山東每年都統一組織多次拉網式清查,對規模大、影響大、危害嚴重的傳銷大要案件,采取"端窩點、抓頭目、封賬號、吊執照、毀網絡"等強力措施,予以一網打盡。同時,依托12315申訴舉報網絡,積極完善打擊傳銷的快速反應機制,并不斷加強對城鄉結合部和外來人口集中地區的監管,堅決將非法傳銷消滅在萌芽之中。
據統計,自1998年以來,山東工商部門共搗毀取締傳銷居住窩點和經營、培訓場所3324個,清理遣散參與傳銷人員達7.4萬人次,其中移交公安機關處理人員550人,立案查處傳銷案件132件,有力震懾了非法傳銷犯罪活動的氣焰。
根據開始實施的《禁止傳銷條例》,我國執法部門被賦予了查詢、檢查、查封、扣押傳銷的產品(商品)、工具、設備、原材料等財物、查封傳銷的經營場所、申請司法部門凍結違法資金等8項查處措施,將對"拉人頭"、"團隊計酬"和騙取入門費等形式的傳銷行為予以嚴厲打擊,其中傳銷組織者和骨干分子將面臨最高200萬元的罰款。
責任編輯:林彥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