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二的張強在學校邊的小眼鏡店配了副框架眼鏡,沒想到才戴了不到兩周就出現頭痛、惡心等癥狀。昨天下午,他來到海慈醫院眼科中心檢查后發現,眼鏡居然比他近視的度數整整高了150度。記者從青醫附院、市立醫院、海慈醫療集團等醫療機構獲悉,3成以上的近視眼都是因為驗光配鏡不準而錯誤地戴上
了眼鏡。
如今,像張強這樣因為驗光不準確而稀里糊涂地戴上眼鏡或者導致近視程度越來越嚴重的情況非常普遍。海慈醫療集團眼科中心主任馬海華向記者介紹,問題多是出在“驗光”上。專業的驗光絕不是配一副眼鏡讓人能看清楚那么簡單。專業的驗光首先要對患者的前節及眼底進行檢查,以排除引起視力下降的其他眼科疾病,如白內障、青光眼及眼底病等;其次再進行規范的驗光步驟,如先做單眼測試,再做雙眼視平衡,最后再根據患者的眼位及眼睛的調節功能等狀況給出驗光處方。
而記者在采訪過程中卻了解到,如今島城的一些小眼鏡店經營十分不規范。有的買不起十幾萬元的全自動配鏡儀器,仍采用原始的手工配鏡,配鏡人員缺乏專業系統的培訓;而一些配制眼鏡的店鋪則由于面積小、驗光距離不足,造成驗光不準確;一些驗光機長時間使用,驗光誤差率較高。同時,為了招徠顧客,不少小眼鏡店還喊出了“立等取鏡”的承諾,保證3-5分鐘就能為消費者配上眼鏡。馬海華告訴記者,配鏡速度過快會影響配鏡的質量。鏡片的度數、散光的軸間、瞳距、瞳高,如有一項不準,都將影響整副眼鏡的舒適度,產生眼睛酸痛、視物模糊、頭暈等不良癥狀。消費者就不能及時到正規的醫院眼科進行檢查,就會由不近視變成近視、低度近視變成了高度近視。專家提醒市民,應先到正規醫院的眼科檢查,確認是否真正近視,然后在專家的指導下確定是否佩帶眼鏡。配眼鏡,則要去有配鏡許可證的眼鏡店。(田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