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國際產業轉移和國內資本流動的機遇,實現濟南市傳統制造業優勢的提升再造?記者在濟南市科學發展情況交流現場會上了解到,濟南各縣(市)區和高新區突出招商重點,提升招商門檻,著力引進大高外項目,走出了一條借力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的新路子。
濟南市作為傳統制造業基地,各縣(市)區和高新區將發
展目標瞄向更高境界,找準比較優勢,營造良好環境,堅持“大招商、招大商”,深入開展市場調研,嚴格進行專業運作,做好整體布局,主要領導集中精力抓招商調度,完善了招商引資推進機制。同時,突出招商重點,提高招商門檻,優先選擇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大、市場前景好的項目落戶。僅濟南的高新區今年就有世界500強中的日本NEC公司、三洋電機、法國阿爾斯通、美國微軟等一批大項目落地。這些大、高、外項目的落地,有力地促進了濟南傳統制造業的提升再造。濟南市這個具有傳統制造業優勢的工業城市,正向著具有特色優勢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大步邁進。
在濟南高新區,記者了解到,目前孫村片區已經有金華汽車、將軍煙草、浪潮產業園、阿爾斯通汽輪發動機、韓國產業城、中車工業園等8個大項目先后落地,總投資高達140億元。值得稱道的是,這8個項目均為高新技術項目。一個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外向度的現代制造業基地將在這里逐步形成。其中,中車工業園項目與美國合資生產鐵路貨運車輛,單體載重可達70噸,突破了目前國產載重最大噸位。該項目的實施,將使我市成為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鐵路貨車制造基地。
借力提升傳統制造業升級換代,濟陽縣獨辟蹊徑,以臺灣工業園為載體,有針對性地集中精力對臺招商,走以商招商、滾動發展的路子。他們利用臺灣中小企業基礎雄厚的條件,建立山東臺灣工業園,在濟陽縣形成了一個有利臺資企業發展的地緣人文環境。同時,縣委、縣政府著力打造服務環境,以優良的服務促進項目發展,臺商之間相互推介,形成了“扎堆效應”。目前,已有旺旺系列、大魯閣、同鎰節能等21家臺資企業先后入駐園區。
作為省會濟南的機械制造基地,濟南經濟開發區依托相鄰的高校科技園相互提供智力和實驗基地,互相促進,相互推動,努力打造山東中西部地區的機械制造業基地。今年下半年以來,在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落地的力度和速度明顯加快,簽約項目35個,總投資40億元,其中過億元項目10個。濟南柴油機廠搬遷項目一期投資12億元,主體廠房建筑面積達11.79萬平方米,是全省目前最大的單體生產車間,主導產品為陸用、船用、發電、工程配套等多用途的大功率內燃機。該項目全部投產后,可望形成年銷售收入50億元、利稅10億元規模。(記者 韓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