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民營企業發達,來自民營企業的稅收占全市稅收總額的60%以上,2002年度被省委授予“民營經濟發展先進市”稱號。第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涉及新型經濟組織、新型社會組織1921家,街道社區35個,牽扯黨員6147人。如何搞好“兩新”黨員的先進性教育活動,成為即墨市上下普遍關注的焦點。
&nbs
p; 公司來了“指導員” 青島第六印染有限公司增加了一位特殊員工———黨建工作指導員解林。解林是龍山街道辦事處黨委組織委員,同時也是六印公司的“黨代表”。每個周,他都要拿出兩天時間到公司指導企業黨支部開展工作,給他們講解新時期黨建工作動態和工作方法。
目前,除598名像解林這樣的“黨代表”活躍在各個民營企業外,25名副市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和380名副科(局)級以上黨政干部也“加盟”重點民營企業,定期深入民營企業給黨員上黨課、作輔導,督促指導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市、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均以普通黨員身份與民營企業黨員開展“一對一”談心活動,將黨員思想統一到先進性教育活動和加快民營經濟發展上來。
部分民營企業未建黨組織,缺少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的必要載體。對這類黨建工作空白的民營企業,“黨代表”把工作重點放在了建立黨組織上,采取獨立、聯合、掛靠、派駐、托管等方式,集中開展“抓黨建、促教育”攻堅活動。首先引導企業建立工、青、婦組織,達到條件后再建黨組織;對長期不發展黨員的企業,將職工100人以上和有1、2名黨員的企業作為重點,培養入黨積極分子,成熟一個發展一個;對黨內生活制度不健全的企業,幫助健全相關制度。今年以來,全市新組建2個民營企業黨組織,對5個軟弱渙散、作用發揮不好的民營企業黨組織進行了整頓,對9個黨組織領導班子不健全的及時進行了充實,對3個黨組織隸屬關系不明確的做了理順,徹底消除了黨組織建設的空白點。
環秀街道辦事處一企業,因福利待遇問題勞資雙方鬧起了糾紛,職工罷工停產,影響了社會穩定,廠方一籌莫展。黨建工作指導員了解情況后,一方面安撫職工的情緒,促使他們盡快恢復生產;另一方面積極與企業主加強溝通,敦促廠方與工人簽訂工資分期發放協議書,定期足額給職工發放工資,最終穩妥及時地解決了這起糾紛,贏得了企業主、企業員工的一致好評。
黨支部是俺的主心骨
前年下崗的52歲黨員劉蘇莉,今年再也沒有了“沒事干”的煩惱。經德馨園社區黨支部培訓、引導,她和其他姐妹們學會了玩具輔助加工手藝,每天給動物玩具縫制帽子、毛衣。知心的姐妹找成塊兒,拉著呱談著心,不用出遠門,每月收入五六百元左右。“黨支部是俺黨員的主心骨,總是想方設法幫俺解決難題!”目前,近300多名黨員、下崗職工和劉蘇莉一樣,在黨支部的幫助下,重新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先進性教育活動,不能空喊口號,必須幫助有困難的黨員解決實際問題。
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即墨市在24個鎮、辦事處設立了民營企業黨員管理辦公室,在35個社區設立了黨員服務工作站,并開展“進職工門、知職工情、解職工難、暖職工心”活動,幫助困難職工、黨員解決生產、生活困難;組織下崗失業職工、黨員參加學習的同時,還積極開展廚藝、修理、理發等就業技能培訓,增強就業本領。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一方面摸清全市下崗黨員的特長、求職意向等,一方面組織企業開展“送溫暖、送崗位懇談會”,提供機械加工、漂染、紡織、縫紉、會計、電氣焊、維修、企業管理等幾十個工種上百個崗位,幫助他們就業。目前,全市已為生活困難黨員發放資金63萬元,培訓下崗黨員1500余人次,發布招工信息56期,幫助376名下崗失業職工、黨員實現了再就業。
黨支部誠心為群眾辦事,贏來了黨員的真心擁護,一些因為種種原因跟黨組織失去聯系的黨員紛紛尋找黨支部。即墨市因勢利導,開展了“黨員找組織、組織找黨員”活動,對全市5000余家民營企業的黨組織以及黨員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積極查找民營企業中的流動黨員、“隱性”黨員和“口袋”黨員,摸清他們居住、工作和生活狀況,逐一落實、登記造冊、建立“電子檔案”和臺賬,實行信息化管理,做到人數清楚、情況翔實。建立關系轉接“綠色通道”,及時幫助158名流動黨員找到了“新家”,使“兩新”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實現了無縫隙覆蓋。
“黨支部是黨員的主心骨,身為黨員,就得對得起自己的稱號!”活動中,黨員們紛紛以各種方式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60多歲的殘疾黨員張德福,每天堅持學習,記錄了3萬多字的學習筆記。學習之余,他從自己微薄的殘疾人補貼中拿出1000多元,定時雇車清理居住區垃圾,并買回花草對小區進行綠化、美化。來自溫州的流動黨員馬仁政,主動承擔起低保戶梁振山孩子上學的學雜費用,贏得周圍黨員、群眾的尊敬。各個黨支部也積極行動起來,向社會奉獻愛心。永昌實業公司新購進10余輛客車,安置10名下崗職工黨員,并將車體噴上“黨員文明示范車”字樣。正泰金屬制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一次性安排6名下崗職工就業,并捐款2000元資助一名孤兒上學。
企業成最大受益者
企業經營,效益當先。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需要經常組織黨員參加學習,工學矛盾能否影響企業效益?大多數民營企業老板對此心懷顧慮。
“先進性教育,應該成為企業生產的助推器,使教育、生產雙促雙贏”,即墨市以此為指導思想,指導民企黨組織,根據各自的生產經營特點“化整為零”抓學習,利用早晚、節假日休息、班前會時間,組織黨員開展活動,盡量減少大型的集中活動時間,以解決學習教育與生產經營之間的矛盾。金盛集團黨支部把每周一避高峰用電日作為民營企業黨員集中學習日;新世界大廈在安排集中學習前,提前一周下達通知,便于一線黨員自行調節工作班次,以保證學習時間。
黨建工作指導員還引導黨員開展“創品牌、練絕活、爭一流”、“我與民企心連心”、“我是職工代言人”、“我為企業進一言”、“假如我是管理者”等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黨員自覺增強主人翁意識,使他們在科技創新、增產增收等方面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實現了民企黨建與生產經營的雙促雙贏。楊明濤遲守竹劉思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