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以來,我市加快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工業綜合實力不斷增強,預計到年底,全市工業可完成增加值1050億元,是2000年的2.5倍,年均遞增20%;工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將達到52.5%,比2000年提高4.5個百分點。工業行業結構、企業結構和投資結構都得到了調整和優化,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支柱產業快速發展。近年來
,我市集中力量膨脹發展機械制造、電子信息、食品加工和黃金四大支柱產業,并以東岳汽車、鴻富泰、浪潮LG等優勢企業為龍頭,加快培育汽車、電腦、手機三大產品集群,初步形成了產業的集群效應。預計至年底,全市四大支柱產業共有規模以上企業1270家,占全市工業的48%;可實現銷售收入1930億元,利稅200億元,分別是2000年的4.7倍和4.3倍,年均遞增36.1%和33.4%。
骨干企業快速膨脹!笆濉逼陂g,我市全面實施“2358工程”,對市場前景好、技術含量高、投資規模大、輻射帶動強的優勢企業,從立項、資金、技術、人才等各個方面給政策上的扶持,形成了一批銷售收入過20億元、30億元、50億元甚至100億元的大企業。預計到年底,全市工業銷售收入過十億的企業將達到47戶,利稅過億的54戶,分別比2000年多39戶和43戶。
工業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全市工業投入的重點集中到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等領域,實施了南山鋁板帶箔、萬華16萬噸MDI等一批投資過幾十億元的重大工業項目。預計到年底,全市可完成工業投入800億元,其中技改投入380億元,是2000年的5倍,年均遞增38%。
。ㄠ嵱萝 孫嗣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