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海南省消協接到汽車消費者的投訴案例僅一宗。從這個數字上看是不正常的。可以肯定地說,每年汽車消費者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少,可為何不愿到消協投訴呢?
據海南省消協負責人介紹,從全年來看,汽車投訴的案例確實少了點。事實上,汽車問題還是很多的,主要表現在售后服務方
面。但為什么汽車消費者在碰到問題時不愿找消協來處理呢?這位負責人分析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首先是消費者認為消協處理汽車糾紛缺乏行之有效的手段,最多也就是通過協商來處理,如果消協通過努力還是不能使協商成功的話,消協就會建議投訴者用法律手段來處理。因此,消費者都有“通過消協問題也很難處理”的想法。而事實上,消費者的這種認識也確實是事實。如果碰到一些明顯的問題,通過消協出面,可能廠家很配合;如果碰到一些拿不準的問題,國家又沒有明確的規定,處理這樣的投訴就非常為難了。因為消協處理這類問題的依據只有《消費者保護法》和《產品質量法》,如果要解決的問題不在“兩法”之內,消協又沒有權力強制解決,最后只有建議投訴者用法律的手段解決問題了。
其次,一些汽車消費者在碰到問題時不是通過尋找政府部門解決,而是選擇讓媒體來曝光,以為媒體曝光了商家就會妥協,或者通過曝光達到損壞汽車品牌的目的,心里的氣才會消掉。這種情況前不久就有證明。一位皇冠車消費者在車子被撞后,8個氣囊竟然一個也沒打開,廠家也不好好處理,最后消費者只好將這種情況反映到了各家媒體,把他碰到的問題給予了曝光。
這位負責人說,事實上,很多廠家在面對投訴時很害怕要賠償,所以不管你通過什么手段他就是不妥協。這樣,消費者碰到的問題仍然解決不了。還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很多消費者在面對問題解決不了時,確實是想通過法律手段解決,但因為起訴需要很長的過程,而且不一定能贏,因此很多消費者又放棄了這種途徑。這一點廠家也很清楚,即使真的要對簿公堂廠家也不怕;有些消費者在碰到問題時,沒有意識到要去尋找消協解決問題,有的甚至自認倒霉,最后苦果自己吞了;還有一些車主在碰到問題時會主動找到廠家講明情況,一些有信用的廠家在了解情況后主動妥協,把問題解決好了,不給消費者再往上投訴的機會。
這位負責人還提醒汽車消費者,碰到有問題時最好找消協,不管怎么說,消協還是可以根據《消法》解決問題的,萬一解決不了也不要緊,因為消協還可以給投訴者提供解決問題的建議,幫投訴者依法討回公道.
責任編輯: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