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財經專訊 據《北京日報》報道,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于近期進行了中國經濟學家信心指數調查。調查顯示,三季度中國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5.11(取值范圍在1-9之間),處于對經濟形勢表示滿意的水平。調查還表明,2006年出現通貨緊縮的可能性不大。
&
nbsp; 關于對未來6個月的趨勢判斷,9%的經濟學家認為未來6個月的經濟形勢會“好轉”;72%認為將保持“不變”,19%認為會“惡化”。關于未來6個月中國消費需求的增長情況,調查結果顯示,22%的經濟學家認為增長會“加快”,68%認為會保持“不變”,10%認為會“減慢”。這表明,多數經濟學家認為消費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但增長加快的可能性不大。
調查還表明,經濟學家預期短期內CPI上升的可能性不大,而進一步下跌的動力也不足。
綜合判斷,絕大多數經濟學家(85%)預期2005年中國經濟增長雖比2004年有所放慢,但仍將保持9%以上的高速增長,其中70%的經濟學家認為在9%-9.2%之間。考慮到出口、投資持續上升的動力不足,經濟學家預期2006年GDP增長速度將有所回落,其中有7%認為將繼續以超過9%以上的速度增長,絕大多數(85%)認為在8%-9%之間,其中63%的認為增長速度在8.5%以上。調查表明,經濟學家認為2006年經濟下行的跡象比較明顯,但不會出現大的滑坡。
據了解,參與被調查的有陳東琪、陳淮、黃少安、黃衛平、李京文、李曉西、劉世錦、汪同三、魏杰、溫鐵軍、吳曉求、夏業良、張卓元等80位經濟學家。
相關新聞
羅奇:明年GDP增速降至6.7%
據《北京晨報》報道,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史蒂芬-羅奇一年來頻頻光顧中國,這一次,他又帶來令人吃驚的預測,“2006年中國經濟增速將降至6.7%”,這幾乎是下半年以來最大膽也是最低的預測結果。“我承認這個估計很可能過于保守,但是中國經濟增速的下降趨勢卻是可以肯定的”。
上周五,羅奇在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演講中拋出了這個令人吃驚的觀點。
“我必須說明這是一種周期性的變緩,并不是危險的信號”。羅奇說,畢竟在過去20年,中國經濟一直保持8%的增速,最近10年,這一速度又上升至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