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期一年 仍在出售
仿冒名牌 抬高身價
標簽裸露 吃得擔心
核心提示
西安火車站,一邊是轟轟烈烈的“創衛”行動,一邊是讓人鬧心的食品衛生。
日前,記者對西安火車站內外的一些商店進行了走訪,發現諸如銷售過期食品、仿冒名牌商品、食品標簽違規、買東西不開發票等現象屢見不鮮。
當外地乘客第一次踏足或路過西安時,火車站成了他們認識西安的第一個窗口。火車站的衛生標準,文明程度,食品安全難免會影響他們的第一印象。而在這其中,又以食品安全為最,畢竟,民以食為天。試想,如果你本來要買的是“康師傅”,但從商家那里拿回來的卻是“康滋味”,你會作何感想?
這些話題雖然是老調重彈,但依然有談它的意義。畢竟,爭創國家衛生城市,先要讓人吃得放心。
1 敢賣過期“陜西特產”
昨日,記者走訪西安火車站候車室門口的一家綜合商店發現,該店擺放的“陜西特產食品”已經過期,但仍然公開銷售。有關專家表示,商家這種做法,有主觀過錯,是欺詐行為。
食品過期卻無人回收
昨日上午,記者走進西安火車站候車室門口一家綜合商店后,售貨人員趕緊迎了上來,介紹店里的商品,并稱他們這里有陜西特產及小食品。記者發現,一個標著“陜西特產綠寶棗”的袋裝食品內,共裝有“金絲棗”、“棗上皇”和“雪梅棗”幾個品種,紅色的塑料袋四周向上卷曲,色彩暗淡,顯得有些陳舊。包裝后面寫著“本公司在2001年開展的‘講誠信、反欺詐’活動中被評為誠信單位”的字樣。包裝袋上注明,該食品的生產廠家為:中國西安盛維康食品有限公司,地址在西安市炭市街東后14號。該食品的保質期為12個月,但包裝封口處清楚地打有“2004901”字樣。
昨日下午,按該食品外包裝上標明的地址,記者趕往西安市炭市街,東后14號門上已掛鎖。據周圍群眾稱,這里并不是食品公司,不過平時這里常有食品銷售。據了解,按國家有關規定,食品生產廠家在包裝上應標明生產廠家和生產廠家的地址,不允許兩者出現不一致的標識。
昨日晚些時候,記者終于和該食品生產廠家取得聯系。據廠家有關人員稱,他們只給小食品批發商供貨,從未向西安火車站附近銷售過產品;疖囌镜牧闶凵淌菑男∈称放l商那里進的貨,并且是當時付現金,而貨一旦售出,小食品批發商就不會負責,哪怕食品過期也不會被收回銷毀。另外,他們以前的廠址在西安市炭市街,后來搬到了北郊,所以,包裝袋上的電話和地址都是過去的。該廠家人員稱,造成食品過期與他們沒有及時收回銷毀有一定關系。
銷售過期食品是欺詐
針對西安火車站出現過期食品一事,陜西省消費者協會3·15維權中心主任柴千里稱,食用過期食品后,對消費者身體損害較大,省消協不時會接到有關過期食品的投訴。按有關規定,食品生產廠家和經銷商都有義務將過期食品收回并銷毀,但過期食品之所以還能流通到市場上,和生產企業及經銷商不無關聯。商家在明知食品已過期的情況下還進行對食品的銷售,這會構成欺詐。但不論什么原因,銷售商作為最后與消費者發生交易關系的環節,是有主觀過錯的。
柴千里還表示,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一定要注意仔細觀看外包裝,查看包裝上有沒有生產廠家、聯系電話和生產日期。然后,再通過嗅覺和味覺判斷食品有無異味和不良口感。如果因食用了過期食品發生病變或者中毒,消費者在醫院就診時,一定要告訴醫生將病情經過書寫清楚,以備通過協商或者法律渠道解決。
陜西王炳森律師事務所律師蔣虎軍稱,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8條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毕M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主要成分、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售后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商家銷售過期食品,是一種欺詐行為,侵犯了消費者利益,消費者可以通過協商或法律渠道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本報記者 劉俊峰
2 銷售仿名牌方便面
在西安火車站內外的很多商店內,與“康師傅”等名牌方便面“相貌相似”的方便面使人很容易將它們混為一體。對此,“康師傅”方便面生產廠家———西安頂益食品有限公司有關人員稱,他們曾和相關部門一起打擊過這些仿冒產品,但西安火車站一帶銷售這種類似“康師傅”方便面的情況還是比較嚴重。他們提醒消費者在購買時一定要認清品牌。
不是“一家人”長得還真像
昨日,記者在西安火車站附近幾家商店看到名為“康帥138紅燒牛肉面”及“康滋味麻辣牛肉面”的方便面,不論外包裝及字體、字號、圖案布局等與“康師傅”方便面十分接近,很容易讓人與“康師傅”混淆。
記者從這幾種方便面的外包裝發現,“康帥138紅燒牛肉面”的外包裝為紅色主色調,而且碗桶的高度、口徑、包裝風格,整個包裝的字體排列等也十分相近。在“康帥138紅燒牛肉面”的外包裝上,還清楚地寫著“要的就是這個味!”的廣告語,而這則廣告語和“康師傅”紅燒牛肉面的“就是這個味”的廣告語僅有兩字之差。
仿冒“小廚師”多了小胡子
名為“康滋味麻辣牛肉面”的方便面,其包裝和以前的“康師傅麻辣面”極為相似,整個包裝一片火紅色,并印有極其逼真誘人的紅辣椒。西安頂益食品有限公司品保部經理李功稱,他們的“康師傅”方便面外包裝上都有一個伸著雙手,張著嘴笑著的廚師形象的設計圖形,在圖形右側,就是“康師傅”三個黑色的字。
而在“康滋味麻辣牛肉面”的外包裝上,也有一個伸著手、穿著廚師服的圖形,在該圖形的右側,便是“康滋味”三個黑色的字,這幾個字的字體、字號及排列,和“康師傅”方便面包裝上的一致。不同的是,“康滋味麻辣牛肉面”外包裝上的小圖形中的廚師長了胡子,而且也沒有張開嘴巴笑。
追求高利潤 出售仿冒品
針對西安火車站銷售仿冒“康師傅”方便面一事,西安頂益食品有限公司品保部表示,市場上出現的這種仿冒“康師傅”方便面的食品,和他們沒有任何關系,他們發現此現象后,曾和有關部門開展過打擊活動。但目前,西安火車站周圍的這種食品依然在銷售。商家大都抓住了旅客著急趕火車,顧不上仔細查看食品包裝的心理,才將這些仿冒方便面大肆銷售。
據了解,這兩種仿冒包裝的方便面,一般每盒批發價約為1塊多錢。而商家在零售這些食品時,以頂益公司產品同樣的價格出售,事實上,頂益零售商每售出一盒他們的產品,只有很小的利潤,這也導致了商家可以從中獲得不正常的高利潤。本報記者 劉俊峰
3 合格證貼在包裝外
西安火車站進站口邊,一家綜合商店出售的諸如面包、蛋糕、江米條等易變質食物大部分來自西安北郊一家名叫“國營西安××食品廠”的廠家。奇怪的是,它們的“產品合格證”全部粘貼在塑料外包裝上,稍微一摩擦,印有保質期的合格證一角就卷起來,極易脫落。
一位在該店購物的乘客接受記者采訪時強烈質疑這種不規范做法:“合格證粘貼在外面很容易撕下,也很容易被銷售者更換或者修改出廠日期,這樣的合格證可靠性和可信性到底有多少?萬一商家給偽劣產品貼上合格證,那么不合格的也變成了合格的,顧客食用后多危險呀!”
西安市衛生監督所的一名員工說,塑料外包裝的食品,一般產品合格證要放置在包裝袋內,因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食品標簽通用標準》的要求,“食品標簽不得與包裝容器分開”,“食品標簽的一切內容,不得在流通環節中變得模糊甚至脫落;必須保證消費者購買和食用時醒目、易于辨認和識讀”。
因而,西安火車站的這家綜合商店出售食品的標簽不符合規定,消費者應警惕。本報記者 王衛平
4 商家拒給顧客發票
昨日上午,西安火車站進站口東邊一家綜合商店門前人來人往,但卻很少有人進門。為了打消顧客的疑慮,招攬生意,30多歲的女老板從手提包里拿出一疊人民幣,“店里的生意真好,每天賣幾千元呢,這是昨天的營業款!迸习宓恼泻袈暳⒖桃齺韼酌櫩,小商店里很快擠滿了人,記者也跟了進去。
隨后,記者挑選了幾樣商品,一名著藍色制服的營業員結賬后總共46元。付完款,記者索要發票,營業員淡淡地說:“沒有,給你開個收據成嗎?”說著,她便拿出一本空白收據,在上面寫上“收款46元”,但收據上既沒有售貨商簽名,更沒有蓋章。
記者堅持要發票,女老板又開始在自己手提包里尋找,一會兒拿出一張已刮過獎的餐飲發票說:“把這個給你,別的沒有了,這還是我昨天吃飯時要的發票呢!”
記者隨后逐一走訪西安火車站候車大廳里的許多商鋪,詢問購物是否有發票,但他們都表示購物不給發票。其中一家商鋪,有顧客要發票,老板甚至表現出非常驚奇的樣子:“買東西,要發票?沒有!要收據,開多少錢都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規定:“銷售商品、提供服務以及從事其他經營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對外發生經營業務收取款項,收款方應向付款方開具發票!比绻窗凑找幎ㄩ_具發票,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并沒收非法所得,可并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西安火車站里的這些商家不給顧客發票,是偷稅漏稅行為。稅務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遇到類似情況時,應索要所消費單位的發票,發票上的印章要與該單位名稱一致。如果商家尋找各種理由,有意拒開發票,消費者可向稅務部門投訴。本報記者 王衛平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