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

遼足董事長

演員

以上角色都是我
“我只是按照我自己和市場比較吻合的方式往前走,但我每走一步都是成功的,從來沒失敗過,在我做的事情中從來就沒有過賠錢的時候。”——趙本山
咔咔響
本山有多少錢?
《拜年》臺詞:你別當縣長了,你養魚!我一年少說也是五六萬哪,你咳嗽那也是五六萬!
移花接木:你別發布了,福布斯!我一年就能掙1300萬這點錢嗎?我自己都沒數!
趙本山到底有多少錢?
在福布斯中文版評出的2005年中國名人榜中,趙本山在100位中國文體界名人中的綜合排位是第19位,福布斯公布的年收入為1300萬元人民幣,這個數字在100位名人中排在第14位。
趙本山每年能賺多少錢?做一個不是很準確的計算,趙本山從2002開始,租用沈陽中街上的大舞臺劇場舉辦二人轉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每場400人觀看,平均票價50元,每年舉辦200場計算,一個劇場每年就能帶來400萬元的收入,而趙本山是同時租用了4個劇場。此外,廣告、出場演出、電視劇制作等等,都會給趙本山帶來無法估量的經濟收入。
去年,趙本山在沈陽南郊的蘇家屯區投資了一個影視基地,占地300畝,據說是投資了8000萬元,這是目前趙本山最公開、也是外界最能看清楚的財產。最高的說法稱,這塊地按目前的市值計算已經價值7億元人民幣。
與趙本山相處近20年、有著深厚友誼的沈陽南風集團董事長吳寧表示:“本山有多少錢、賺多少錢,外界不應該過分關注,而本山在事業上的開拓確實值得大家學習。”
而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熟悉趙本山的人士也表示:“本山在產業投資方面的成就足可以成為商業教材。”
記者曾就福布斯榜公布的數字與趙本山交流過,他笑著說:“我就能賺這點錢嗎?”隨后,他又補充道:“說實話,我究竟有多少錢,我自己也不知道。”
嗷嗷火
主業 傳媒
《紅高粱模特隊》臺詞:范老師,我認為,貓走不走直線,完全取決于耗子!
移花接木:鄉親們,我認為,從傳“煤”到傳媒,絕對不是忽悠!
其實,早在1993年趙本山就開始從商。1993年在國內已經小有名氣的趙本山成立了沈陽本山藝術開發總公司,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在這一時期,趙本山的公司從事過煤炭經營,搞過運輸。關于這段經歷,趙本山的敘述總是只言片語。這可以理解為趙本山最初的一桶金,這期間賺到的錢,也大多用在此后的演出和拍劇之中。
從今年開始,趙本山開始打造自己的傳媒王國,“本山傳媒”集團已經悄然運作多時。
本山傳媒集團前身是遼寧民間藝術團,成立于2003年4月,是當時全國第一個省直屬民營藝術演出團體。在今年年初,趙本山把它升格為本山傳媒集團,以演出、影視制作、藝術教育、廣告四大產業為支柱產業。
演出業以經營沈陽劉老根大舞臺等4個二人轉劇場為主,也是集團的主業,影視制作業則被趙本山定性為“集團的發展的依托產業”。藝術教育則是以與遼寧大學合辦的本山藝術學院為主。集團下設的新鋒尚廣告公司已經為葵花胃康靈、卓展時代廣場等知名品牌、企業服務過,目前正在進軍動漫業。
本山傳媒集團是趙本山最核心的產業,也是他傾注心血最多的產業。
今報:“本山傳媒”今后準備做什么?
趙本山:“本山傳媒”早就已經形成了一個大規模的公司,正在一點點擴大,像大家知道的二人轉演出、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拍的影視劇、廣告策劃什么的,現在都屬于這個范疇,大本營就在我那個影視基地,今后的打算還是一點一點踏踏實實地去做事情唄,本身這就是一個產業鏈,每一環扣一環才能可持續性發展,集約型經濟總比粗放型經濟要科學。
呼呼風
副業 足球
《相親》臺詞:就興你們年輕人連蹦帶跳,又摟又抱,我們老年人就只能干靠!
移花接木:就興你們圈內人連踢帶踹,又吵又鬧,我們的腿腳就只能買拐?
2005年6月7日這一天,遼寧足球俱樂部正式宣布趙本山將出任俱樂部董事長。然而,這并非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收購。
首先,趙本山通過自己設在沈陽南郊蘇家屯的影視基地的土地與遼足合作,從而獲得遼足5%的股份,成為遼足的股東。然后,遼足股東大會再推選股東趙本山為董事長。
遼足只有7個股東,在正常情況下,一個只持有公司5%股份、而且從來沒有涉足過公司主營業務領域的人,要想成為公司的董事長是幾乎不可能。一位圈內人士在分析這個合作時表示:“遼足最看重的就是趙本山的影響力。他的影響力可以讓遼足的形象提升一大塊。”
果然,運作趙本山入主遼足的遼足執行董事張曙光說:“我們只要本山的人,不要他的錢。”
對于趙本山入主遼足的原因,前述圈內人士認為:“一方面是趙本山出于對家鄉球隊的感情,另一方面本山打造的文化傳媒集團也需要在體育領域有所建樹。”
這位圈內人士指出,必須注意到,趙本山入主遼足雙方都劃算,遼足獲得了人氣,而不論大家對趙本山是褒是貶,這都會為他的演藝事業推波助瀾。
今報:對于外界所傳“趙本山現在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演員,而是一個投資者”的說法,您是否認可?
趙本山:每個人在經濟領域都是一個投資者,即使是你們做記者的,也需要投入一些東西啊,當然從情感上講,我更喜歡別人把我定性為演員,無論后來做了什么,我還是認為我的職業是演員,說白了,我知道自己要靠做演員這行活著,演員做好了,那就不是件容易的事啊!演員往往都是很單純的,沒有太多想法。像這次有人說我買汽車,其實這全是為了遼足,我個人掙不到一分錢,反而要往里搭。
鼓鼓的
腰包成長記
《賣拐》臺詞:你跺你也麻!移花接木:你做買賣你也發!
1990年,在鄉村曲藝道路上摸爬滾打多年的趙本山,終于憑借姜昆力薦,以小品《相親》讓春晚芝麻開門,從此芝麻開花節節高,成為中國小品教父級人物。
1992年,趙本山開始涉足商業圈,舉辦了東三省“趙本山二人轉大賽”。此次大賽上,余秋雨說過:“趙本山的價值太大了。”比賽后趙本山便組成了一個團隊,拍了電視劇《劉老根》。
2003年,與遼寧省文化廳聯系,組建了遼寧民間藝術團,再后來,承包了沈陽大舞臺、和平影劇院等,在沈陽繁華路段的“劉老根大舞臺”,舉辦二人轉演出。
2003年6月,趙本山憑兩部《劉老根》直接地用貨幣衡量他創造的“品牌價值”。據評估,劉老根商標價值在1000萬元左右。
2004年,趙本山擔任遼寧大學本山藝術學院院長,當年又在沈陽市南郊投資8000萬元建造本山影視基地,基地占地25000平方米,市場估價從幾千萬到上億的說法不等。
2005年6月7日,遼寧足球俱樂部正式宣布趙本山將出任俱樂部董事長,占有5%股份。
咣咣鐵
品牌和高參
《紅高粱模特隊》臺詞:正愁沒人教,天上掉下個黏豆包!
移花接木:不愁沒人教,天上組團掉下黏豆包!
品牌和智囊,被認為是本山大叔的左膀右臂。
11月7日,沈陽南風集團與遼足俱樂部、中譽汽車、趙本山四方合資組建“遼寧本山中譽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南風集團為最大股東,但是,以品牌資源入股的趙本山卻成為公司的董事長。
大股東南風集團董事長吳寧告訴記者,與趙本山處了近20年,對他的處事方式非常欽佩,他的品牌影響力足以保證合作的成功。吳寧甚至認為:“本山完全是為了幫遼足,如果本山真正以品牌價值入股,股份遠遠不止這一點。”
具體操作此次合作的中譽汽車華北及東北市場經理甘藝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趙本山在東三省的號召力是不容忽視的,通過這次合作,將有助于中譽在東北獲得更好的業績。”
此外,吳寧認為,本山背后高參如云,保證他每進一步的“安全性”。
一位圈內人士也肯定了這種說法,他說:“在演藝事業上,姜昆、崔凱、何慶魁等人都在不同時期出任過本山參謀的角色;在推廣二人轉時,余秋雨出了不少主意;在入主遼足之前,不可否認,本山聽了許多來自徐明的意見。還有,本山傳媒的副總裁張猛等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這些人都是本山的左右手。”
今報:如何看待“本山品牌”?價值體現在哪里?如何發揮到極至?
趙本山:前一段看過媒體報道李詠價值4個億的事情,這是一種名人效應,李詠值不值這個錢咱們先不論,我覺得公眾人物可以形成它的品牌,但不應該自己去定這個價,而是應該有一個社會認可度,也就是說,觀眾去給你估這個價。我覺得我的價值無法用錢去衡量,而是需要一個綜合的指標去看。讓我賣這個品牌的話,我想我不會。
今報:您已經做了很多投資,涉及多個領域,是否是有意而為?有長遠規劃嗎?
趙本山:你喜歡用投資這個詞,我覺得還是談不上這個,往往人們覺得你是一個名人,再去做那些別的事情肯定是容易,其實都是一樣的零起步,都是一樣的存在風險,涉足多個領域后,我也發覺自己在不斷成熟,不斷進步,周圍也有很多能人幫我,但我深知最終我要做個決策者,這些事件一件件的到來當然不能完全遂我的心愿,需要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的因素,而且,不經意的因素要多一些。
編后:從農民到演員,從單打獨斗到二人轉,從小品鐵三角到電視劇劇組,從舞臺到學院,從演藝到商業再到足球,趙本山的奶酪從平面圖形變為立體圖形。
15年間,從蓮花村走出的本山大叔,商業動作完成了從立定跳遠到撐竿跳的飛躍。
沒什么理解不了的,如果你有一天讓地球上1/5的觀眾都愛上了,即使夢想成為蓋茨,還得委屈著說是因為星際沒開發受了限制。
被全國人民愛戴著,有多少錢都會被寬恕,尤其是心眼兒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