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因心肺方面疾病入院的患者去世兩天后還在“檢測胸水”,治療67天,花去了139萬多元的住院費,平均一天兩萬多。如果再加上交給ICU的醫囑自備藥,高達550萬元,平均一天8萬多。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里。(見11月22日《燕趙都市報》) 對于67天花
去139萬元的天價住院費,該院的一位領導竟還說:“我們二院是一所人民的醫院,一所農民的醫院。用過去的話講,就是一所貧下中農的醫院。我們就是想患者所想,急患者所急,從來不用自己的特權,去索取自己身外的任何利益。”我不知道這位領導是否真的知道“貧下中農”的意思,但我知道,一個“貧下中農”要拿出這550萬元,至少需要25輩子才能掙到! 面對患者家屬的種種質疑,院方拿不出一點讓人信服的解釋,不是說電腦打錯了,就是說不知道。經過兩個月的調查,他們得出這樣的結論:醫院不僅沒有多收錢,反而還少收了!但數字告訴我們:這位病人一天竟要輸94次9400毫升的血制品,一天液體使用量竟達到8萬多毫升,治療67天血糖化驗563次平均每天將近9次! 有如此只為人民幣服務的醫院,別說真正的“貧下中農”不敢去,就是一般的富人也得見醫院躲著走。老百姓小病扛大病等死的現狀,也就不足為奇了。當不少醫院已經成了宰人醫院時,有人還在忌諱說“醫改不成功”,難道很成功嗎? 公立醫院本來就應該為普通公眾提供基本的醫療保障,然而現在有些醫院不看患者的病只看患者的腰包,和過去的衙門一樣無錢莫進。有報道說,新一輪的醫改目標是讓窮人都看得起病,我們期待這樣的醫改早日到來。《大河報》張魁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