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秘書長張景安于26日在上海表示,要實現自主創新,就必須積極發展風險投資或創業投資,以推動科技成果成功進行轉化,鼓勵青年人才進行科技創新。
他是在于此間舉行的“風險投資與科技成果轉化論壇”上作出上述表示的。該
論壇作為“首屆長三角青年人才科技創新成果展示交流會”的亮點之一,再次聚焦了人們對風險投資在青年人才科技創新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關注。
張景安說,風險投資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在其發祥地美國已有50余年歷史,而在我國才剛剛開始。雖然,經過近幾年的發展,我國已有近100家風險投資公司、80億元資金的規模。然而,作為一種特殊的投資行為,風險投資的外部環境建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上海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總裁王品高在論壇上表示,我國目前的創業投資尚未形成規模,特別是針對種子期企業的投資更加缺乏。我國的大學生創業企業與風險投資機構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可喜的是,不少高校已經意識到風險投資對青年人才科技創新、成功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意義,并開始進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了。
據悉,目前上海理工大學已經在和軟銀、IDG等風險投資機構進行密切聯系,既使學生了解了風險投資的渠道,又為兩三年后可能出現的合作做準備。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等高校也都在采取類似的做法。
(完) (朱雯迪)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