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2006年在都靈舉行的的20屆冬季奧運會開幕尚有兩個多月,該屆冰雪盛會的圣火點燃儀式今天在希臘古奧林匹亞鎮正式舉行;歷時七十五天的冬奧運火炬接力,也隨即在希臘和意大利緊鑼密鼓地展開。
引燃圣火火種與女祭司
從神秘的希臘奧林匹亞取得圣火火種、并引燃火炬,成千上萬
的人進行傳遞,再引燃設在奧運會主體育場的巨型火炬臺;熊熊火焰伴隨著各國運動健兒參加完長達十多天的各項比賽。這象征著奧林匹克精神的延續和發揚光大,象征著和平、友誼,以及青春的活力。是何等的莊嚴、令人神往。
奧運會上首次點燃圣火儀式,始于1936年在柏林舉行的第11屆夏季奧運會。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1940、1944年的冬季、夏季奧運會均未能舉行,所以,冬奧會首次設立巨型火炬臺,已經到了1952年。
當時,第6屆冬奧會在挪威奧斯陸舉行。組織者在該市南部的莫爾蓋達村的一座石屋――挪威滑雪運動奠基者諾德黑姆的故居的壁爐中,用鉆木取火的方式引燃火炬,然后進行了225公里的火炬傳遞。之后的第7、8兩屆冬奧會,采用了同樣的采集火種辦法。
直到1964年,在奧地利因斯布魯克舉行的第9屆冬奧會,才與夏季奧運會完全“接軌”,開始在希臘的奧林匹亞采集圣火火種。與夏季奧運會一樣,冬奧會的圣火火種也在奧林匹亞赫拉神廟前的祭壇上,用凹透鏡聚焦太陽光引燃。
但夏奧會的火種先由女祭司護送到附近的古代競技場,引燃開始傳遞的火炬;持火炬者再跑向顧拜旦紀念碑――“現代奧運會之父”死后的心臟埋葬處,傳遞給后面的接力者。而冬奧會采集的圣火火種,直接由女祭司護送至距赫拉神廟幾百米遠的顧拜旦紀念碑。在經過隆重的儀式后,火炬接力就從那里開始。
希臘國家奧委會為冬奧會選定了專門引燃圣火的女祭司。為都靈冬奧會引燃火種的女祭司是33歲的夏爾庫。這是她首次擔任這一神圣的使命。
夏爾庫畢業于希臘國家劇院舞臺表演藝術學院,是舞臺表演和電視兩棲明星,自1994年利勒哈默爾冬奧會以來,一直參加冬奧會圣火點燃儀式的祭司演唱團。她是冬奧會歷史上第四位女祭司。
火炬傳遞與中國幸運兒
都靈冬奧會的火炬點燃后,先在希臘境內進行歷時10天的火炬接力;12月7日從希臘空運至羅馬,開始在意大利國內為期64天的火炬傳遞。
冬奧會歷史上時間跨度最長的火炬接力,當數1988年在加拿大卡爾加里舉行的第14屆冬奧會。該屆冰雪盛會的火炬傳遞從1977年11月15日開始,火炬穿越了加拿大的800余座城鎮、鄉村;6520人參與接力,行程為18000公里,歷時88天。
距離最長的冬奧會火炬接力,則屬2002年在美國鹽城湖舉行的第19屆冬奧會。該屆的火炬傳遞前后只有65天,但行程卻達到了創紀錄的22000多公里。
冬、夏奧運會原來同年舉行。1986年,國際奧委會決定,冬、夏奧運會錯開、相隔兩年舉行。1994年在挪威利勒哈默爾舉行的第17屆冬奧會,成為首個與夏奧會不在同年舉行的冬奧會;又是第一個有非主辦國人員參與火炬接力的冬奧會。
當時,挪威的組織者邀請了13個國家的30名優秀冰雪運動員,參加了在本國進行的冬奧會火炬接力活動。其中包括中國第一位女子速滑世界冠軍王秀麗。
后來的每一屆冬奧會火炬接力,都留下了中國參與者矯健的身影。1998年,在長野冬奧會火炬接力中,中國有4人應邀參加,其中包括當時62歲的中國奧委會秘書長魏紀中、中國第一位速滑世界冠軍羅致煥、女子速滑世界冠軍葉喬波和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冠軍、北大學子安金鵬。
2002年鹽城湖冬奧會,中國有15人參加火炬接力。其中包括2000年悉尼夏奧會女子羽毛球單打冠軍龔智超。
都靈冬奧會明年2月10日開幕。圣火火炬到達意大利之后,將穿越整個亞平寧半島;鹁鎻牧_馬出發,依次經過佛羅倫薩、熱那亞、西西里島、那不勒斯、威尼斯、米蘭等地區,途經10,000個火炬接力點,全程約11,300公里。火炬傳遞活動將薈萃世界眾多名人。意大利境內的第一位火炬手,是在雅典奧運會上奪得男子馬拉松冠軍的該國選手巴爾蒂尼。象天主教羅馬教皇本篤十六世、有“羅馬王子”之譽的足球明星托蒂、摩洛哥中長跑巨星奎羅伊等,均會高舉火炬跑過1000米距離。
雖然還無法得知中國會有多少人有幸參與都靈冬奧會火炬接力,但可以肯定得是,中國的火炬手將在意國名城威尼斯完成圣火傳遞的光榮使命;而且,奧運會110米欄冠軍劉翔將是其中最引人注目者。(厲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