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真人视频网站直播下载,国产男女免费完整视频,亚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精产国品一区二区区别

首頁 > 青島新聞網 > 特別報道 > 特別報道更多 > 圖片新聞 > 正文  
貧困地區政府財政困難 修路建校費轉嫁農民
青島新聞網  2005-11-30 14:35:25 新華網貴州頻道、甘肅頻道、寧夏頻
 

  記者:周芙蓉、朱國亮、姜雪城  

  被稱為“皇糧國稅”的農業稅,到今年年底就將徹底從農民的經濟生活中消失。這是黨和政府推出的重要惠農政策。然而,在西部一些農村貧困地區,一些已經取消了農業稅的鄉鎮政府卻又因種種原因向農民攤派集資,增加了農民負擔。由于縣鄉政府財政困難,國家政策在基層執行起
來大打折扣,令當地百姓抱怨不已。

  政府修路建校 農民負責“埋單”  

  記者在甘肅省莊浪縣趙墩鄉采訪時,許多村民向記者抱怨說,鄉里為了修路,強行從他們的退耕還林款中扣錢集資,他們雖然十分不情愿,但卻沒有辦法改變。

  大莊村新莊組組長牛志明提起此事十分氣憤:“全鄉都攤派,合理不合理?”他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鄉政府就從村民的退耕還林款中扣錢修路,沒有退耕還林款的就另收錢。收費項目包括拉砂費和修路費,他家4口人18畝地,共扣了163元。“修的路我們還能走一段,其他村距路較遠,根本就走不了。”

  同樣在甘肅,靜寧縣界石鋪鎮的西川村村民向記者反映說,鄉政府為了修村小學,也是從退耕還林款中按人頭直接扣款。上川組組長王銀喜告訴記者,全村1900人,修學校鄉政府投資了12萬元,計劃讓村民每人交50元,已按每人30元扣款,沒有退耕還林的村民只有靠換糧食把錢交上。村民很窮,人均收入才1000多元;就是按30元收,還有4萬多沒有收上來。

  王喜銀說:“沒有交的人家里實在是沒有錢。由于資金還不足,修建好的學校沒有廁所,等今年的退耕還林款來了,每個村民還要再扣20元。上面不準扣,也沒有辦法,群眾對硬扣有意見,但也沒有辦法。”

 

稅費改革后,西部貧困鄉鎮斷了“炊”,這是困擾基層政府的頭痛事。

  政府:增加農民負擔實屬無奈之舉

  據了解,稅費改革及取消農業稅后,農村的公共財政體制存在許多突出的問題,特別是原來各種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公共開支缺少了相應的稅收來源。許多縣鄉政府的財政入不敷出,無力向農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務。為了滿各種開支的需要,一些基層政府想方設法從農民那里多收錢。有的借各種名目向農民亂集資、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有的大規模舉債,導致村鄉負債增加,農民負擔加重。記者采訪這兩個鄉鎮的主要領導時,他們都同樣發出“沒有辦法”的感慨,表示增加農民負擔是他們的無奈之舉。

  趙墩鄉鄉長趙周渝說,稅費改革后,錢從哪里來?這是困擾基層政府的頭痛事。基層政府干啥事都需要啟動資金。鄉政府總債務50多萬元,想貸款也貸不了。沒有資金來源,修路又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怎么辦?他告訴記者:“向村民集資修的這條路長4.3公里,修的時候,項目資金還沒有下來,鄉政府只有把籌款的任務劃給村里,村里再劃到戶,全鄉17個村,3372戶,1.75萬人,統一收錢請別人修。由于工程大,我們沒有別的辦法。”

  而界石鋪鎮黨委書記劉曉進介紹說,當時決定重建學校時,原有的教室已經嚴重傾斜,孩子們不敢進去上課,只有在外面搭帳篷當教室。鎮政府共有100多萬元債務,為了重建學校,鎮政府只有讓工程隊墊付。去年中央轉移支付了12萬,全給了工程隊才算結清了這筆欠款。目前全鎮用于教育的欠款就有30多萬元,全鎮25所小學中,還有4所的教室是危房。他無可奈何地說:“群眾不出錢,上面沒有錢,學校房屋倒了壓著孩子怎么辦?”

  劉曉進說,貧困地區就象一個貧血病患者。基礎設施差,又沒有資金來源。特別是稅費改革后,鄉鎮發展沒有手段,農業稅、農業特產稅、義務工的相繼取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嚴重受阻,路無人修、水無人引,工作難度相當大。劉曉進說:“西部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缺乏資金將嚴重影響其發展。希望中央加大對西部地區的扶貧力度”。  

  解決農村公共財政危機刻不容緩

  甘肅省政府政策研究室社會處處長申建法說,財政體制改革后,縣鄉政府自身運轉困難,一個最顯而易見的事例是,鄉政府的電話幾乎都是上鎖的,能打進不能打出,因為付不起電話費。這種情況在基層比比皆是。  

  農村公共財政危機斷“炊”,政府為民服務缺乏手段。這是貴州一貧困地區一貧困農民家用于遮風擋雨的“墻壁”。

  申建法說,鄉政府職能在減弱,特別是農業稅減免后。鄉政府拿什么資金提供服務?記者了解到,目前基層鄉政府能夠向上面爭取資金的渠道就是申請項目,有了項目就有了資金;但申請項目手續繁雜,而且并不是肯定就能得到。各地為了爭取到項目,往往先負債實施項目,但一旦項目沒有申請到,很難還上債務,使鄉鎮政府陷入負債的惡性循環。而一些鄉鎮為了減少債務,又會利用不同方式變相增加農民的負擔。

  地處西部貧困地區又無增收手段的鄉鎮政府,為民服務的能力正在逐漸喪失。對那些日常經費都難以為繼的西部貧困鄉鎮來說,已嚴重影響到基層政權的正常運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韓俊指出,縣鄉財政困難已經成為一個普遍性的問題,如果不能擺脫目前的困境,不僅無法從根本上實現減輕農民負擔的目標,還會嚴重影響基層政權的順利運轉和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因此,建立與完善農村公共財政投入體制刻不容緩。

  韓俊認為,要從根本上讓縣鄉財政走出困境,就是要健全財政體制,調整中央和各級地方的財權和事權分配格局,并培育財源。應當把農村稅費改革與完善農村公共財政體制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加強財政對農村經濟的扶持力度。尤其要針對貧困落后地區的基礎教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等方面的基本需求,確定合理的轉移支付制度。

  同時,基層政府也要進行機構改革,減輕財政壓力。農業稅減免后,一些鄉鎮機構臃腫現象突出,干部人浮于事。因此,應撤并那些職能弱化、重疊設置的部門和機構;對一些從事經營性和競爭性行業的部門和單位,要盡快使之與行政脫鉤;同時,應利用多種途徑和有效載體分流部分干部職工,盡量減少由財政供養的人員。

頁面功能   】【 小字】【 】【打印】【關閉

相關鏈接:
 
下一篇:
 
男子沖進課堂砍死女友無人阻攔
站內檢索
 

版式檢索

舊報全文檢索

專題匯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古丈县| 常宁市| 云阳县| 岱山县| 班戈县| 黄山市| 望谟县| 汽车| 开江县| 嘉义县| 乐清市| 鄄城县| 松潘县| 萨迦县| 乌什县| 抚州市| 大埔县| 涪陵区| 景洪市| 邵武市| 株洲市| 万宁市| 江安县| 永德县| 静海县| 读书| 图木舒克市| 沙坪坝区| 南江县| 竹溪县| 金门县| 扎赉特旗| 和林格尔县| 南充市| 宜章县| 长治市| 通渭县| 防城港市| 木兰县| 开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