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并不景氣的相聲界來說,近日又一則消息讓人心情黯淡———演出15場、場場低票房的遼寧相聲俱樂部決定撤出劇場,盡管演員不拿分文報酬,但過低的票房還是難以支付劇場的成本。“相聲作品不錯,演員陣容也夠強大,怎么會沒有觀眾呢?”對此遼寧省曲協秘書長連金芳感到困惑。  
; 其實感到困惑的應該不僅僅是他,大部分相聲界人士都感到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 歸根結底,還是這些年的相聲界自己孤立了自己、“拋棄”了人民。其漸行漸遠的路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傍大款”———參加電視晚會或各類綜藝晚會是出名賺錢的最佳路徑,所以許多相聲演員都舍棄原來傳統的相聲表演模式轉而專攻晚會相聲。觀眾們除了在一些綜藝晚會上看相聲,就只能聽聽錄音磁帶了。相聲表演所特有的傳統觀演關系被徹底丟棄,不僅演員與觀眾直接見面的渠道沒了,演員從現場觀眾反應當中尋求滋養和靈感的機會也由此喪失。 “不吃苦”———相聲本來是由其他多種曲藝表演技巧融匯而成的藝術,表演者需要練很多功夫,但現在大部分相聲演員身上都沒有深厚的傳統功夫和曲藝基礎,只剩下“說”這一項差強人意。方小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