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自1993年2月第一家性保健品商店———北京亞當夏娃保健品中心———開業至今,國內性保健品的生產企業已達3000多家,銷售網點則在10萬個以上;性保健品的品種也增加到了3000多個,共分為13大類,包括性器具類、性輔助用品類、口服壯陽藥類、興奮藥類、性工藝品類、情趣內衣類、滋補陰陽類等
;性保健品行業的年銷售額已達50億元。 談起性用品,也許不少人懷有好奇、不屑或認為低俗等多種復雜心態。但心態歸心態,現狀是隨著人們生活意識的整體改變,近年來,不僅島城各大藥店、超市設立了專門的計劃生育專柜,出售性用品,而且街頭巷尾也涌現了不少專門經營性用品的專賣店。這種現象的出現,說明了這類物品在市場上有一定的需求。但在需求的背后,人們對它的認識又是怎樣的呢?記者進行了多方采訪。
購買性用品遮遮掩掩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魯抗眾生大藥房,見到藥品專柜也好、醫療器械也罷,都有不少人在咨詢。但是出售性用品的計劃生育專柜,則幾乎沒有咨詢的,買者形色匆匆,生怕停留時間長被人看見一般。營業員告訴記者,可能是人們觀念上有障礙,除了避孕套,其他性用品大多購買者既不挑選,也不咨詢,包裹得嚴嚴實實匆匆離去。盡管如此,營業員介紹,性用品銷售還是呈上升趨勢,200多元的男女性用品器具類每月都銷售十幾套。女人用的潤滑液、男人用的壯陽類都有不錯的銷量,只是人們購買時還有點羞羞答答,行色匆匆,感到不好意思。
潤滑液消費有誤區
在性用品中,有一大類是女人在性生活中可使用的潤滑液。這本來是為中老年、尤其是絕經以后的女性準備的。但是據記者了解,前來購買潤滑液多是年輕的女性,而真正需要的群體卻少有問津。原因是什么呢?島城一家醫院的婦科醫生告訴記者,多數中老年女性對性生活重視不夠,甚至有很多人不知道有可以改善陰道干澀的潤滑液。還有不少由于疾病切除子宮的女性,寧可停止性生活,也不肯用潤滑液。反倒根本不需要的年輕女孩子買回去用。這是一種誤區。
自慰器走近特殊人群
近日,一位老教授來到眾生大藥房計劃生育專柜,給女兒買了一個自慰器。她說,女兒被愛情傷害太深了,30歲就離婚,40多歲了還不肯再婚。女兒是個非常保守的人,也沒有男朋友。年紀輕輕就再沒有性生活,她感到女兒太苦了,所以買個自慰器送給女兒。還有一對中年夫妻來到這里,雙方一人一個自慰器。原因是男的到國外留學,二年后才能回來。女的說,讓丈夫帶自慰器遠行,為避免丈夫隨便在外找女人,染病回來。而她自己有自慰器,則是為了避免內分泌失調。據了解,購買自慰器多數是離異、喪偶單身男女。
性用品普及是進步
青島著名性心理學專家李克富說,中國人多少年來傳統的觀點是,性生活只存在恩愛的夫妻中。性用品的出現和普及顛覆了這一觀點。因為有了性用品,性生活的完成有了另一個渠道。這種現象的出現,應該是一種人性的進步。對于使用性用品,國外性心理治療師韋斯特·米德斯說:“我們放下了認為性是猥褻的觀念是件好事,性就如吃飯呼吸那樣自然。”
性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所以當無論男性或女性,無法從正常渠道獲得性生活時,選擇通過自慰器來滿足性欲,并不是什么羞恥或淫穢的事情,恰恰相反,適度地自慰有利于健康。只是一定要適度才行,不能沉迷進去。
醫生建議,購買性用品時,一定要買正規店家的產品,而不要到那些無證的性保健品店購買劣質的產品,給身體帶來損害。對于性生活正常的夫妻來說,最好不要使用性用品,長期使用會產生依賴性,反而會影響性功能。記者張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