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死也不回家,我恨!”昨日,市救助站里,14歲的曉蘭(化名)聽說父母要來接她回家,稱情愿流浪街頭也不回去。其父母則稱她惡習難改,無法管教。
說起父母,曉蘭充滿怨恨。今年14歲的曉蘭,小時候被父母抱養給涪陵白濤鎮一農戶。小學六年級,父母將她接回家。曉蘭稱,每天放學回家,她要做飯,幫賣菜的
父母看攤,而姐姐和妹妹卻什么都不做。覺得父母偏心的曉蘭,漸漸開始逃避家庭。
今年9月中旬,曉蘭逃學到重慶。 在朝天門遇到一自稱叫劉一萍的女孩,劉將曉蘭帶到沙坪壩一餐館幫工。
兩天后,劉和曉蘭被劉的哥哥接到沙坪壩白鶴林一民房玩。當晚,曉蘭被劉哥哥強暴。在一路人的幫助下,她逃回涪陵。
回家后,曉蘭變得沉默寡言,有時還莫名哭泣。在母親的追問下,她說出了實情,母親帶她到派出所報了案。
從此,曉蘭經常離家出走。10月上旬,曉蘭再次跑到重慶流浪。11月27日,曉蘭被好心市民送到救助站。
“我不想再管了!睍蕴m父親周繼昆幾次向記者強調,他不想管,也管不了。周稱,曉蘭有偷錢惡習。
“她幫我們守攤時偷,鄰居的也偷,這次她偷了干媽幾千元! 周繼昆說,自從接曉蘭回家后,菜攤營業款就經常丟失。其同學說,曉蘭是學校有名的“大款”。
“從此,她偷了錢就離家出走!敝芾^昆很無奈,“找了她好幾次,花了兩三千元!敝苷f,自己一家六口靠賣菜為生。“經不起她這樣偷!
說起女兒,曉蘭親生母親羅曉瓊直稱頭疼。她說,當初生曉蘭違反計劃生育,怕罰款,才將她暫寄別人家。因為姐姐考高中,妹妹年紀小,所以讓曉蘭承擔了一部分家務,絕不存在偏心一說。
曉蘭在外流浪被欺負,羅又心疼又氣憤。她坦言,因為忙,和孩子溝通少,曉蘭回家也很少說話。對曉蘭的未來,他們覺得很茫然。
記者 趙倩/文 楊帆/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