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猴子們接過路人手中的食物狼吞虎咽。記者石濤攝
本報訊 (記者唐國利)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沒人管的猴子會怎么樣?江津市德感鎮臨峰山的重
慶市臨峰山森林公園內,猴山開發沒錢而工程停工,約20只猴子由于主人無力飼養,成群結隊地跑到公路邊,向路人乞討已有1年時間。
猴王帶頭 20只猴子路邊乞討
昨日下午,記者來到臨峰山。在距離臨峰山公墓約100米的路邊,兩只猴子露著紅屁股爬在電線桿頭,眼睛專注地盯著過往的車輛和行人。記者仔細一看,路邊的樹林里約有20來只猴。
猴群一聽到動靜后就現身出來,其中一只猴子身形魁梧,蹲坐在離公路約10米遠的地方,鎮定自若。
一村民告訴記者,那只身形最大的猴子就是“猴王”,這群猴都歸它管。猴子在猴王的帶領下,經常出沒在公墓附近約1公里的樹林里,向路邊的人討吃的。有時,它們見有人提口袋,就使勁拉路人的衣服和口袋,希望能找到東西吃。
開車過路剎一腳喂猴子
說話間,一輛從吳灘到德感的中巴車停了下來,靠窗的乘客紛紛拿出水果、零食來。猴群見狀飛快竄過來,跳躍著接過食物。見猴兒們吃得歡,一貫穩重的猴王飛奔過來,搶了一個橘子。
客車開走后,又有幾輛小轎車停下來投食。一輛小貨車上的夫妻倆路過時雙雙下車,拿出花生、豌豆等喂猴。夫妻倆說每天都要從這里路過,見猴子實在可憐,每次過路都會帶點東西給它們。女子朝著一只帶著小猴的母猴打招呼,母猴慢慢走過來,溫柔地用兩個指頭攆走了豌豆。“它們都是通人性的,你對它好,它就不會傷害你。”
七旬老人用養老錢買猴糧
“要是我能喂飽它們,它們不會跑到路邊去討。”在臨峰山谷中,79歲的龔志云老人沉重地說。當地人都稱龔志云為“龔二爺”,4年多以前,他曾經是猴子們的半個主人。“龔二爺”說,4年前有個私人老板出資在這里修了個猴山,買了20多只猴子喂在鐵絲網中,想以此招攬客人,當時他就專門負責喂養猴子。但后來資金不到位,老板丟下這群猴子不管了。
老板雖然不管了,可猴子依然要吃東西呀。“龔二爺”先把自己存的錢用來買猴食,后來就挪用兒子給他的生活費,把錢都買了玉米喂猴子,老兩口省吃儉用。但養老金實在有限,實在沒辦法時,老人就向親戚朋友借。
“現在每個月我只能給它們200斤包谷了。”“龔二爺”說,猴群一般也不會到公路邊討飯,除非是餓得不行了。即使這樣,猴子們天黑都會回到原來的猴舍。
猴子小偷小摸 村民不計較
“猴子畢竟是動物,餓極了惹惱了,總會鬧點什么事吧?”記者問道。“就是偷點紅薯呀,摘點水果呀,再搶點玉米呀什么的,都是小事。”對猴群的不軌行為,村民們大多報之以善。許多時候,見到猴子餓了,村民們還會主動拿出糧食喂它們。
德感派出所的民警聽說猴子經常出沒村民家中,既怕猴子傷了村民,又怕村民傷了猴子,經常上山查看情況。1年過去了,還沒有哪家村民向警察“告狀”。
見猴子可愛又可憐,民警們還自發給它們買來食物。“哎,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呀,猴子們總該得個歸宿的。”德感鎮派出所所長何毅堅無奈地說道。
主人不見了 猴子沒人管
德感街道辦事處農業綜合服務站的王飛告訴記者,重慶市臨峰山森林公園是經過市林業局審批的市級森林公園。1996年開始,投資猴山的業主花兩三萬元修好了猴舍,引進猴群,可接下來的開發卻沒了錢。斷斷續續地工程停工了,猴子也沒人管了。為此鎮里多次找到業主,要求將猴子安置好。業主說,目前沒有資金來管猴子,項目正在轉接之中,轉接成功后,新的業主將成為猴子的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