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拆遷方案開始公示,解放閣及舜井街片區的改造再次成為市民談論的熱點。而實際上,這一片區的改造從2002年6月就啟動了,那時至今的三年半時間里,這一片區改造先后經歷了“1800萬元整治舜井街——解放閣至舜井街醞釀成片開發——18個億改造解放閣舜井街片區——改造項目開始公示”等多個階段。其間,改造方案曾
歷經多次變動,一直到今天,有關建設主管單位仍以“方案尚不成熟”為由謝絕采訪。該片區到底要改造成什么樣呢?
第一步 1800萬元整治舜井街
2002年6月份,歷下區決定對舜井街進行整治改造,預計投資為1800萬元。整治原因是作為省城一條著名的商業街,舜井街道路兩側店鋪林立、商販眾多,道路的現狀與北鄰的新泉城路很不協調,同時與省會城市的形象也不適應。
在改造中,新舜井街定位為具有引領全省電子商品新潮流和引導全省電子產品消費功能的專業街,并根據統一規劃的原則,追求與泉城路的建筑風格相適應。其間,道路兩側店面進行新建或者改建,現代化氣息濃郁的建筑物將取代現有的“門頭房”,路面也將進行整修并鋪裝新地磚,妨礙道路景觀效果的廣告牌匾將進行拆除,并統一安裝裝飾燈箱,讓舜井街的夜晚輝煌明亮。同時,舜井街的夜市將有可能被取消。
“舜井街片區”的改造之路剛剛起步,1800萬元的建設資金卻成了“攔路虎”。
第二步 半年后才找到“錢”途
2003年1月份,半年多過去了,舜井街仍無開工的跡象,而工程遲遲不能上馬的原因是資金的缺乏,建設主管單位已經易主,由歷下區建設管理局改為了歷下區房管局,改造方案也發生了重大變化。
其間,醞釀已久的解放閣至舜井街區域內的
房地產開發項目已經進入前期準備階段,歷下區房管局下屬的某開發公司將負責組織該區域的開發建設,省外一房地產巨商擬對該區域進行投資開發,預計投資可能要超過1億元。
開發商攜巨資介入,讓舜井街的改造重新升溫;踏入市場的大門后,讓新舜井街變得現實而清晰。
第三步 形成片區改造初步方案
2003年3月份,解放閣及舜井街片區的舊城改造工程初步敲定了改造方案,該片區擬建成兼顧綠化、商業、文化、商務及居住、休閑功能的現代化新城區,其中令人關注的舜井街擬建為步行街。
當時,該片區劃定的范圍是東至黑北路,西至舜井街,南至黑西路,北至泉城路,規劃用地13.2公頃。在改造中,除保留原有的歷下區房管局、歷下區文化館、浙閩會館三組特色建筑群外,其余的都擬進行拆遷和改造。該地段的東側將規劃為飲食城,西側將與泉城廣場相呼應,建成大規模的商業辦公用地。
在整體布局上,將確定為人車分流的交通思路,擬將舜井街建成步行商業街,并突出省城老街道風貌。同時,為保證解放閣的景觀不受破壞,還將在建筑高度上進行調整,在建設中以解放閣為標準,全部建筑高度進行分層,其中接近解放閣的建筑最矮,逐步向西北增高,呈孔雀開屏式展開。
解放閣與舜井街的片區改造方案初次亮相,雖然沒有詳細的標準和要求,但該片區的改造終于有了“大框框”。
第四步 18個億打造古城區
2004年4月份,舜井街—解放閣片區整治改造出臺詳細規劃。根據規劃,省城將投資18億元,對這一重要的古城區進行徹底整治改造,具體工作交由歷下區負責實施。改造的目的是使該片區與泉城路一道成為濟南古城最具吸引力的綜合功能區,并與舊城的
芙蓉街—珍珠泉歷史文化保護區、現代化的泉城廣場共同支撐舊城的提升。
在片區改造中,將在泉城風貌帶規劃總體框架下,借鑒上海豫園新天地、南京夫子廟等文化商業區改造的成功經驗,整治改造后的舜井街—解放閣片區將與泉城路一道成為濟南古城最具吸引力的特色商業、旅游、文化娛樂、辦公綜合功能區。規劃總用地20.21公頃,整個地區將規劃成兩橫四縱的道路格局。
其中,舜井街道路規劃寬度15米,建筑紅線寬度35米,改造后的舜井街為雙向道路,并定為定時步行街,北口采用八字對稱的轉角建筑,南口將拆除舜井大酒店,并局部改造工商銀行大樓,同時利用舜井、迎祥宮碑等歷史元素,開辟舜園文化廣場。改造后的舜井街將主要以中小型零售商業為主,有選擇地保留現有電器商業。
針對片區內歷史建筑的保護問題,方案也做了詳細的規劃,原址保護浙閩會館文物建筑,并結合兩處遷建四合院的保護,形成以浙閩會館文物建筑為核心的古建民居保護群,既妥善保護了單體建筑,又使文物和民居有了整體環境。同時,還建議利用該組保護建筑作為濟南古城民俗文化博覽館。同時,為了保護古城風貌和區內主要文物、歷史遺存、歷史建筑及其環境,方案將絕大多數建筑高度控制在6層以下,靠近解放閣一側控制在2層以下。
“舜井街片區”改造終于有了詳細方案,備受關注的古建筑也有了保護措施,而改造卻一直不見動靜。
第五步 8個月后新規劃仍停在紙上
2004年12月,“舜井街片區”改造規劃出臺8個多月了,該片區內卻一直未見改造的動作,片區內房屋依然老舊、街道路面依然寬窄不齊,各類游攤依然擠占道路,各類噪聲依然不絕于耳。一個問題再次涌上市民的心頭:到底改造規劃還進不進行?
對此,歷下區房管局開發公司的工作人員解釋說,“舜井街片區”改造遇到的問題主要是文物保護和傳統民居的遷移保留。其間,在該片區內,存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浙閩會館以及一批古建筑民居保護群。
其間,“舜井街片區”改造遲遲不見動靜,可能與濟南市出臺的現狀用地招標、拍賣、掛牌的規定有關。雖然濟南市國土資源局已經對舜井街兩側及解放閣片區的5塊國有土地使用權進行了出讓預公告,但由于涉及文物、傳統民居的保護問題,正式掛牌的方案還一直沒有協商好,需要進行幾個部門的協調和一定的時間。
由于省城多家媒體均曾報道了“舜井街片區”的詳細改造方案,當時每一個看過“舜井街片區”詳細規劃的人,都會為這樣的大手筆感到心中一振。但是,新方案公布了8個月后仍然只停留在紙上。
第六步 改造項目開始公示
2005年1月,濟南市政府決定,2005年濟南市將以建設生態城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為目標,其間將重點搞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大明湖地區和解放閣及舜井街片區綜合改造整治。
2005年11月29日,解放閣及舜井街片區改造項目終于開始公示,其間確定了片區改造項目的拆遷范圍,即天地壇街以東、黑虎泉北路以西、泉城路以南、黑虎泉西路以北的區域,總用地面積約17.34公頃,其中規劃道路約1.28公頃,該區域的開發用途為商業辦公。除去6處保留保護建筑和4處異地保護建筑外,有關部門擬將對天地壇街以東、黑虎泉北路以西、泉城路以南、黑虎泉西路以北單位內的建筑物進行全部拆除。
目前,公示正在進行。在近日來不間斷的熱線電話中,市民的各種聲音促使記者更加關注“舜井街片區”改造項目的一舉一動。但在采訪中,該項目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以“正在開會”或“改造方案尚不成熟”為由謝絕了采訪。然而據知情人士透露,下周有可能對媒體公布改造方案。
筆者從歷下區建委獲悉,本次拆遷公示的期限為7天,公示后將綜合拆遷住戶、專家、開發建設單位等各方面的意見,最后確定該片區的改造詳細方案。但據知情人透露,即使改造方案完全確定,改造工程還要進行發布拆遷凍結公告、組織居民搬遷、實施
房屋拆遷、畫定規劃紅線、招標施工隊伍、施工隊伍進場等一系列工作,所以今年內能夠開工就算很快了。
2002年至今,“舜井街片區”的改造已幾經變數,新的方案至今沒有浮出水面。市民心里一團疑惑,渴望得到明晰的答案:這片老街區到底要改造成什么樣呢?
責任編輯 劉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