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開發區: 構筑和諧社會“防護網”居民外商都安心
鄰里之間見面問聲好;社區歡聲笑語代替了打架斗毆;經濟園區里失盜現象沒有了,……一提起膠州市公安局,經濟技術開發區,無論是企業家、外來務工人員,還是當地居民無不夸贊說,開發區安全、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離不開膠州市開發區分局的干警。 外來務工者有了自己的“家”
經濟技術開發區是膠州市經濟開放的前沿陣地,常年的外來務工者就達到2萬多人,比當地居民還多四五千,治安管理難度非常大。
來自菏澤的王小芳掉了身份證,辦不了暫住證,沒法在開發區找工作。抱著試試的心態,到開發區分局設在云華小區的警民服務室,把自己的實際情況一說,民警們兩天后就把暫住證送到她手中,并主動為她補辦了身份證。
周家灘村有150戶人家,緊靠海爾工業園,租住該村的外來打工者達2000多人,人口密度高,流動性強。分局就指派民警定期定時去村巡查,對外來務工者遇到的辦證難、租房糾紛、生活瑣事等情況,做到發現一個問題就當場解決一個問題。盡管該村外來人口多,但從來沒有發生過一起惡性事件。
居民生活舒心又和諧
社區是社會的細胞,營造文明、和諧社區是分局干警的首要職責。于是,構建安全、文明、和諧的社區成為開發區分局的努力方向。
位于蘭州東路的韓國風情一條街是韓國人娛樂休閑的集聚區。開發區分局一方面尊重韓國人的民族風俗,一方面組織中韓兩國的經營業主進行守法教育培訓,實現自我化管理。在韓國人聚居的景光花園和PS小區,分局在社區安裝了電腦聯網控制的報警服務系統、紅外線報警系統、門禁管理系統、電子巡更系統、電子對講系統等設備,保證了社區的安全。其中,轄區內的云華小區和景光花園雙雙被膠州市委政法委評為“五星級安全小區”的稱號。景光花園自1999年至今,未發生一起刑事案件。
除了在安全防范上下工夫,該分局更多把服務體現在人性上,在小區入口處擺放“報警指示牌”、“民警提示欄”、“警民聯系卡”、“防范系列漫畫”等便民服務設施,并開通“法律求助”熱線。云華小區值班民警接到一居民打來的求助電話,說該小區有位叫劉緒臣的老人,夫妻二人年紀近70歲,有一無業的殘疾兒子,生活極其困難。盡管這超出了本職工作,但神圣的社會責任感使值班民警接到電話后,很快召集居委會為老劉家辦理了低保待遇,一家人又重新恢復了生活的希望。
環境舒適外商安心
作為膠州市唯一的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從建園伊始,開發區分局就牢固樹立“你投資、我保護,你發展、我服務”的理念,“五特服務”更使企業主豎起了大拇指。
今年2月,海爾工業園一公司報案,稱車間里的廢料連續失盜。分局接到報警后迅速趕到公司,認真排查,僅用一周時間就成功破獲該案,抓獲涉案人員20人,挽回經濟損失價值10萬余元。
韓國獨資企業青島信宇一皮革有限公司因為斷水,使裝有9000張皮子的專用爐具“轉鼓”不能工作。分局了解到情況后,實行“五特服務”,即“開通特別渠道,提供特別服務,給予特別支持,實行特別保護,堅持特事特辦”,保證了該企業的生產用水,為企業挽回了8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中集連續增資擴大生產,一個重要原因是這里的環境好,有安全感。”集團總經理助理程衛祥說。
為避免警力不足的尷尬,開發區分局還根據園區特點,除設立工業園警區外,還派駐園區保安隊,開展24小時巡邏。目前,園區有6家公司安裝了閉路電視監控系統,24家企業單位、個體私營業戶安裝了“110”電腦聯動報警系統,隨時可與分局保持“單線”聯系,使經濟園區治安結案率達100%。
良好的園區環境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1—6月,開發區新簽約內外資項目37個,其中過千萬美元外資項目1個,過億元內資項目3個,實際利用內資15670萬元,實際利用外資2747萬美元。(本報記者梁學勇本報通訊員雷冬麗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