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體制不順,相互扯皮,有的相互爭,有的都要讓
應該說,現在從上到下對關閉小煤礦已形成共識。湖南省省長周伯華說,前些年全省有一兩萬處煤礦,關到現在還剩2100多處,我們覺得還是多了。小煤礦多,基礎設施差,管理不到位,為了抓安全,各級工作人員磨破嘴,跑斷腿,大家工作都很辛
苦,而且天天為安全提心吊膽。我們贊成再關掉一些。
國家安監總局督查組這次所到的衡陽市耒陽市和郴州市宜章、嘉禾兩縣動靜都不小,也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并沒解決根本問題。
安監機構也沒閑著,今年以來接連采取行動。
該做的都做了,可為什么問題還這么多?
督查組在對湖南整頓關閉非法小煤礦的結論里說,探礦井存在安全監管盲區。對此,省國土資源廳某副廳長接受記者采訪時,第一句話就說:“探礦井的安全監管不存在盲區。按規定,誰發證誰監管,我們在管嘛。”采訪結束后,過了一會,他又專門過來找到記者說,國土廳只管生產,安監局管安全,我們不管安全。而省安監局某副局長則說,探礦井的安全,我們管不著。
雙方各執己見。也就是說,69個探礦井的安全生產,沒人負責。
相互扯皮、職責不清的還有很多:督查中,發現不少礦證照不全,縣鄉解釋是都已上報,但還沒批下來。為何沒批?有關部門的解釋是,要每個礦實地勘測,有一個較長的周期和過程。工作量太大,人手不夠。礦長們則反映,6個證相互牽制,證照到期申辦十分麻煩,一個一個辦,后面沒辦下來,前面已到期。
證照太多,也給各相關機構的工作帶來很多麻煩。采訪中,多數人都認為,在采礦、安全生產、煤炭生產、煤炭銷售許可證和礦長資格證、礦長安全資格證六證中,至少可以合并兩個,安全生產許可證和煤炭生產許可證可以合二為一,礦長資格證和礦長安全生產資格證可以合并,這樣,六證就減少為四證。
省安監局認為,由于煤礦安全國家監察與地方監管職責不清,導致煤礦安全地方監管部門監管不到位。上級安全監管監察機構對下一級地方煤礦監管部門沒有直接管理權力,同級安全監管監察機構對地方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缺乏有效的檢查指導手段。這使煤礦安全監管政令不暢通,國家安監總局、煤監局的工作部署無法通過地方煤礦安全監管部門真正落實下去。
地方利益驅動
除體制不順外,地方利益驅動才是關小煤礦的真正阻力。
一是執法中取證難,成本高,辦案時間長。執法中發現非法開采,辦案人員去之前,井口就炸毀了,破壞了現場,使公安取證難。為取證,要抽干地下水,成本極其高昂,而且需要好幾天時間。
二是利益驅動。除礦主自身利益外,鄉鎮某些人的利益不容小視。有的礦主面對督查組瞞報產量,縣鄉官員還為其解釋開脫,說礦主沒見過什么世面,見到這么大的官來了,緊張,所以說錯了。
關閉整頓小煤礦,此前并沒有硬性的數量指標,縣鄉從本位出發,往往希望多保留些礦,因此,慫恿、縱容一些非法小煤礦加緊申報,取得合法證照。耒陽市南陽鎮本已有19個合法煤礦,卻又幫助、支持15個證照不全的煤礦非法施工。
省長周伯華說,我們分析,關不死的根本原因在于鄉財政問題,我們已經決定鄉財政全額下撥,徹底解決小煤礦問題。郴州市宜章縣分管工業和安全的副縣長李定邦介紹,縣里對鄉鎮財政進行改革,原有企業稅收由縣里統征統分,鄉里不留,縣里以鄉鎮過去3年稅收基數為平均數下撥經費,也就是說,與新增稅收無關。
這樣是否就能減少關閉小煤礦的鄉鎮阻力?記者就此求教當地有關人員。他們認為,鄉鎮煤礦不僅僅是當地稅收的重要來源,還是當地一些干部的錢袋子,請客吃飯、會議開支、日常消費等等,都可讓小礦主來付賬。因此,即使鄉財政上收,也很難解決這個問題。
(彭嘉陵)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