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2006年度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在東京開始實質性談判。而就在當天,在上海舉行的“2006年鋼材市場形勢研討會”上,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梁樹和再次表態,明年的鐵礦石價格漲價不現實,價格應該回落。
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會長鄒健向《第一財經日報
》分析說,今年4月,鐵礦石長期貿易合同上漲,而從全年來看,作為自由貿易主要貨源的印度礦價格反而下降,長期貿易和自由貿易加起來,實際上只上漲了5.9%。另外,人民幣匯率升值了2%,而且市場又浮動了3%左右,因此,整體進口礦石價格不升不降。國內市場的價格以印度礦為風向標,今年礦石價格實際上下降了3.8%。
梁樹和認為,歐洲鋼鐵企業現在都在限產保價,除了中國之外,鐵礦石沒有太大的需求。而中國國內鋼材價格持續下降。由于宏觀調控、產業結構調整和庫存增加,使得鋼鐵企業根本沒有辦法承擔漲價的要求。
另外,鄒健說,5年以前國內沒人投資礦山,而今年礦山投資達到250億元,是前年投資的5倍,這些投資在明年或者后年將發揮作用。
因此,對于東京的談判,鄒健告訴記者,這次國際鐵礦石談判上漲10%~20%的可能性不大,不升不降甚至不升反降的可能性最大。“雖然談判有技巧和經驗,但是,決定價格的不是談判,而是市場,關鍵還在于中國。”
責任編輯:屠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