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村民們正在認真聽農藝師孫錫德(站立者)講大姜栽培技術,墻上的幻燈投影為比手掌大四倍的“姜王”。 |    “科技財神”親傳絕招兩畝姜能掙五六萬元  
 8日是農歷節氣大雪的第二天,上午,在平度市明村鎮景村村委,記者看到在這個不到20平方米的辦公室里,竟然有近60名來聽講座的村民圍坐在爐子旁等候“老師”的到來。雖然天氣已經很冷,但仍然有十幾名沒有“擠進”辦公室的村民站在窗口旁聽講座。他們要等的老師是正在寒風中驅車趕來的平度市農業局環能站站長張本堯、高級農藝師孫錫德。此次講座專題是大姜的栽培技術、儲存、雙豐配方肥料的使用和大姜病害防治。    一年講課近200場    對于張本堯和孫錫德來說,經歷“學生”爆棚的場面僅自今年算起已經近二百次了。鎮農業站的陳站長向記者介紹,像這樣的講座對明村鎮來說是“家常便飯”。明村鎮以前是西瓜種植的大鎮,近年來,因西瓜銷售價格偏低及儲存周期較短的原因,使的全鎮農民的年收入整體下滑。為此鎮政府研究決定,聘請農業專家定期下到各村進行農業技術講座和現場指導,幫助農民掌握大姜種植技術,引導農民盡早完成產業結構的調整。    一畝姜頂三畝西瓜    現在,只要談起大姜的種植,明村鎮姜農們也可謂“專家”了。韓村的姜農岳國順聽講座感到“受益非淺”,他學來的“兩網一膜”大姜栽培模式、配方施肥和綜合防治姜瘟等配套措施,用在自家原先種西瓜的兩畝大棚里的大姜上,出現不明白的問題是就請技術人員現場指導,結果真發了。岳國順高興地告訴記者:“我是第一年種姜,這兩畝姜我賣了不到三分之一就賺了15000塊,這個收入等于我以前種兩茬西瓜賣的錢,剩下的姜我已經儲存起來,等價格再好些時賣出去賺的還能多,如果這些姜全賣完的話,我這一個棚的姜的收入能頂6畝西瓜的收入,賣個五六萬塊錢不成問題!    一稱“姜王”八公斤多    前不久,岳國順大棚大姜收獲后,平度市農業局人員對其進行測產,結論是畝產鮮姜11393公斤,比普通的大田大姜高產近500公斤。令人驚奇的是在對鮮姜當場抽樣稱重時,發現一塊鮮姜的重量竟然達到了8350克。高級農藝師孫錫德告訴記者:“單塊姜達到這樣的重量,目前在山東地區還沒有發現,這塊姜可以稱的上‘姜王’了。”據了解,明年年底前明村鎮大姜種植面積將增至近萬畝,春暖姜棚擴至五千余個,該地區已經被國家農業部批準為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