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以來,2006年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雙方開始頻繁接觸。12月8日,以新日鐵為首的日本鋼鐵公司與澳大利亞哈默斯利公司、必和必拓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等主要鐵礦石生產商正式開始談判。記者昨天了解到,以寶鋼為代表的中國鋼鐵企業也已經開始與主要鐵礦石生產商展開談判。相關專業人士分析后認為,盡管中國一
再強調鐵礦石價格應該下降,但談判前景并不樂觀。
中國軍團陣容擴大
“在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的協調下,寶鋼已經代表中國16家大型鋼鐵企業參加2006年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昨天,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此前主要的鐵礦石供應商也來到中國,與中國企業進行了試探性的接觸。
寶鋼股份有關人士告訴記者,鐵礦石價格的談判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組織,寶鋼正在積極參與,但是她拒絕透露哪些企業將參與談判。
可以肯定的是,在明年的談判中,中國軍團正在擴大,有資格參與談判的企業的總進口量也在增大。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戚向東告訴記者,去年談判時,中國具備與國際鐵礦石供應商簽訂長期合同的鋼鐵企業只有16家,今年已經上升到70家,這無疑大大增強了中國軍團的陣容,提高了在談判中的話語權。
謀求鐵礦石定價權
“中國正在逐步改變以往的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模式”。海通證券分析師雍志強說。
此次談判將是中國鋼鐵企業謀求鐵礦石定價權的一次演練。此前,亞洲鐵礦石價格談判一直由日本鋼鐵企業主導,甚至年度價格執行期(每年4月1日至第二年3月底)也與日本的財政年度相同。
2003年,寶鋼作為國內最大的鐵礦石進口企業,參與了國際鐵礦石價格談判,但并不是獨立談判者,而是與日本企業組成亞太軍團。最后,寶鋼接受了新日鐵公司與主要鐵礦石供應商達成的協議:價格在上年基礎上上漲18.6%。
2004年11月,寶鋼作為中國16家大型鋼鐵企業的代表,單獨參與談判。不過,今年2月22日,新日鐵公司率先與巴西CVRD公司達成每噸鐵礦石價格同比去年上漲71.5%的協議,寶鋼最終無奈地接受了這一結果。
現今,形勢正在朝著有利于中國的方向轉變。2004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而且,作為最大的鋼鐵生產國,中國鋼鐵產能已經出現過剩,鋼材價格下跌,這將進一步減少中國明年對于鐵礦石的需求。
降價前景不容樂觀
盡管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代表鋼鐵企業多次強調,2006年鐵礦石價格應該下降,但12月8日,全球最大鐵礦石生產商必和必拓中國區總裁克林頓·丹尼斯仍在北京揚言,由于供應緊張,鐵礦石價格在未來兩年內將繼續上漲。
根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供的報告,今年全球鋼鐵產量基本保持穩定,增量部分主要在中國,鐵礦石海運貿易量的增量也基本流向了中國,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變化是決定國際鐵礦供需狀況的關鍵因素。
目前,我國國內鋼材市場總體趨顯供大于求的態勢,特別是今年1-8月份我國鐵礦石的資源量(包括國產礦和進口礦)滿足鋼鐵生產需求后,仍存在1000萬噸左右的富余量。而全球主要鐵礦石供應商的產能則在擴大,這將導致明年全球鐵礦石供需狀況進一步緩和,總體將達到供需基本平衡,并有可能出現供大于求的情況。
不過,包括必和必拓在內的全球主要鐵礦石生產商仍不斷強調供應緊張,以此作為漲價理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戚向東認為,不應該僅僅把這種表態看作是談判策略。
國信證券分析師鄭東也不看好價格會下跌。“作為國際鐵礦石供應的壟斷企業,三大公司絕對擁有漲價的實力。”即使產能擴張過快,它們仍然可以讓一部分產能閑置,以控制供應量。
海通證券雍志強則認為,如果合理的話,今年的價格應該在去年價格的基礎上下降10%-15%。因為美元升值(鐵礦石以美元計價),鐵礦石產能擴大等因素都是支持降價的。但也有負面因素,比如日本企業在一些鐵礦中有股權,這種利益關系是否影響日本企業的立場也很難預料。
如果日本鋼鐵企業像去年一樣,率先與國際供應商達成漲價或者價格不變的協議,那么中國鋼鐵企業肯定不會接受,這樣,談判就將進行多輪較量。“去年,鐵礦石價格上漲小于鋼材價格的上漲。目前,鋼材價格已經低于去年年初水平,鐵礦石價格上漲,中國企業顯然是難以接受的。”海通證券雍志強說。
記者 史寶華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