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施平發自鄭州
昨日,鄭州市政府向媒體發布的《鄭州市天然氣供應情況通報》顯示,鄭州市天然氣供應缺口近三分之一,能源大省河南其他部分地區也陷入了天然氣供應的巨大缺口中。
入冬以來,鄭州市部分居民發現平時生活做飯的燃氣灶,竟然打不著火。
《第一財經日報》昨日從鄭州燃氣股份有
限公司調度中心獲得的信息顯示:入冬以來,鄭州市的天然氣需求量劇增至每天160萬立方米,超過夏季需求量的2倍,每天用氣缺口在50萬立方米左右,缺口近三分之一。
鄭州燃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閻國起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今年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對鄭州市的合同供氣量為1.54億立方米,中原油田為9400萬立方米,總供氣量2.48億立方米,但我們預測的用氣量將超過3億立方米。”今冬,鄭州市用氣缺口在6000萬立方米。
同時,河南省鄭州、安陽、開封、鶴壁、焦作、漯河等多個城市都出現了供氣緊張的局面。
中原油田就在濮陽縣境內,但從12月5日以來,濮陽縣城內居民用氣告急,13000余戶天然氣用戶無法正常做飯,或打不著火,或一小時做不熟一鍋飯。濮陽縣數十家單位內部食堂被迫停伙。
濮陽縣通用天然氣公司負責人說,居民用氣量增加是氣源緊張的一個重要原因。入冬以來,濮陽縣居民日用氣量已接近4萬立方米,但中原油田核定濮陽縣城居民用天然氣僅為2萬立方米。
12月5日,中原油田突然對濮陽縣居民用氣做出了減壓、限量控制。事發后,濮陽縣政府領導與中原油田協調,雖將日用氣量由2萬立方米增加至2.5萬立方米,但仍未徹底解決居民正常用氣問題。
鄭州市政府公布的天然氣供應緊急預案顯示,經過積極協調,西氣東輸在鄭州市2005年合同量1.54億立方米的基礎上,預計全年會超供鄭州市3500萬立方米左右。另外,鄭州市也在積極尋求新的補充氣源。
河南財經學院郭軍教授曾對本地媒體表示:燃氣公司當初大量發展新用戶時,就應該考慮到需求,認真做好對未來市場的分析和決策。而某些政府公益部門應該早早著手制訂應急預案。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