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網12月14日訊
接連8天的大雪給港城帶來了雪景,也給市民帶來了諸多不便。記者昨天采訪發現,大雪造成的一些問題仍困擾著市民的生活,留下一些“后遺癥”。
“后遺癥”之一:市場坍塌謝客
連日大雪,市區10余個市場大棚坍塌。記者昨天采訪發現,坍塌的大棚里僅有七彩
城、塔山、文化路和幸福河等少數在進行維修,個別市場大棚坍塌多日,依然未見絲毫整修行動。冰雪封路,一些居住在坍塌市場附近的居民,不得不徒步遠行其它市場買菜。看來,有關部門在搶修市場大棚上還得加大力度。
“后遺癥”之二:“掃雪”死角多多
昨天上午,記者在零點立交橋、幸福立交橋和大海陽立交橋看到,立交橋主體道路雖有清掃積雪,但橋下轉彎處和橋墩積雪清掃不徹底,經車輛軋實結冰濕滑異常,尤其對拐彎車輛隱患極大。
相比市區主次干道的及時清雪,路邊公交站亭卻成了掃雪盲區。記者先后來到火車站、北馬路汽車站和長途汽車站,發現坐落在城市“臉面”上的公交站亭下無不存在積雪,多數已踩碾成冰,時常發生候車人摔倒的情況。
“后遺癥”之三:小區積雪摻垃圾
連日來,記者在奇山等居民社區看到,小區內的積雪幾乎無人清理。部分小區將清理的積雪堆在小區內,形成一個個巨大的雪堆。許多居民隨手把生活垃圾扔到積雪堆上,雪堆表層顏色也由白色變成了黑色,十分影響整體環境。個別小區垃圾箱清掃不及時,生活垃圾到處都是,再經行人踩壓,使小區道路泥濘又臟亂不堪。一些居民建議,下雪期間,積雪應與垃圾分開堆放,否則積雪白天融化,晚上結冰,垃圾被凍住,更加難清理。
“后遺癥”之四:公交出租“黑臉”迎客
記者在南大街、北馬路等市區主干道上看到,路面上的黑水不斷地被過往的車輛濺起,許多公交、出租車輛屁股上被糊著厚厚一層黑冰,卻毫無顧及地照常運營。更糟的是,個別公交車輛線路牌被泥雪覆蓋而模糊不清,尤其是晚間市民坐車極不方便。
(詩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