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債臺高筑今年財赤已逾4萬億 人均背債17萬
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立法院”聯席會13日審查2006年度當局總預算報告。聯席會主席陳杰會后表示,總預算中有近500億元臺幣“假賬”,把經常性支出做賬成“投資”,應被全數刪除。
陳杰說,陳水扁當局為虛增“資本支出”,把一些非資本支出的費用以透過特種基金的方式,做賬成“資本支出”,把經常性的業務支出或補助變成“投資”。陳杰表示,這樣做成的假賬總金額約500億元,他將提案刪除。
對于這種做假賬的行為,有“立委”評論說,這一方面是為了維持表面平衡,另一方面是為了方便舉債,而實際上,當局的舉債是用來還債付息,假投資之名而債留子孫。
他們是怎么掏空臺灣的?
原民進黨積極分子,曾任“立委”的簡錫階先生,早在幾年前看穿了綠色政權的虛偽與腐化,毅然退黨另組“泛紫聯盟”―――一個不設政治立場為民請命的組織。“泛紫聯盟”特別選在選后兩度發聲,先抨擊民進黨的貪腐,再指出陳水扁脫不了關系。簡錫階說,陳水扁應當就陳哲男案接受司法調查,立即撤換“檢察總長”吳英昭與“金管會”主委龔照勝。他歷數陳哲男過去涉及的弊案:有“四汴頭”弊案、任臺北市民政局長時的土地利益輸送案、中華電信釋股案、陳由豪獻金案、新瑞都案、太百紓困吃水餃事件、梁柏熏官司司法黃牛案,還有最近被揭發的高雄捷運公司招待多次赴越南案、濟州島賭博事件、“總統府內”炒股票事件等,難道陳水扁都不知情?陳水扁應接受司法調查。
簡先生說得非常對,但是這番話屬于“書生之見”。陳水扁遭到最大的選舉挫敗,對一位不服輸、慣于飛揚跋扈的人而言,當然極為不爽,“痛定思痛”的過程一定也有,但是他思考的方向和簡錫階不一樣。簡先生擔憂的是民間疾苦,但陳水扁不是。像陳哲男之流,一心只想如何使自己的財富無限增長下去。物以類聚,重用了陳哲男十多年的陳水扁,當然也只想到自己的利益。一系列陳哲男涉及的案件,到現在沒有一件認真的調查過,也沒有任何結論。要求陳水扁接受司法調查更加渺茫,即使他接受調查,臺灣的檢調單位又有誰敢認真作業?
“泛紫聯盟”最近也批判了臺灣的金融改革。簡錫階指當局借金改之名,利益輸送給綠色財團,光明正大地掠奪人民的納稅錢,數量千百倍于被揭發的股市禿鷹案和高雄捷運案。參與金改的4大財團:國泰、泛新光、中信、富邦在1994年的總資產約1.146兆億元,到了2005年他們累積資產到了10.177兆億元,10年之間財產增加了9兆億!怎么做到的?況且這五六年來,臺灣的經濟成長緩慢,老百姓擁用的資產及薪金相對萎縮,實際情況是窮了民間,富了財團。
不久之前一個民間組織出版了一本新書“掏空臺灣”,詳細舉出資料及例證,指民進黨上任后不斷掏空“國產”,已達到6.5523兆億元。其中有“交通銀行”及“中國商銀”合并形成的金兆豐金控集團,獲利1.7020兆億元;臺新金取得彰化銀行的經營權是當局免費奉送利益的行為,利潤高達1.2678兆億元;賣世華銀行給國泰,使國泰獲利1.491兆億元。其它的掏空行為有:出資高鐵4829億元、核四停建損失2813億元、賤賣中華電信1473億元、臺糖賤賣土地372億元,高雄捷運弊案352億元、第一銀行弊案177億元、消滅農會信用部中飽財團171億元,挪用核能發電基金90億元。一筆賬算下來,真是惡人惡事,罄竹難書!
“泛紫聯盟”核查了一下眾大財團今年第三季繳稅的記錄,只有國泰繳稅2.13億元,新光退稅5100萬,中信退稅5億多,臺新退稅6億以上,富邦退稅近3億。臺灣的稅務制度是愈有錢的愈不繳稅,薪水階級的窮苦老百姓稅卻特別重,這是什么道理?
民進黨當局傾全力推動多次“金改”,使大財團更加壯大,錢多好辦事。許多原本是“公營”的金融單位,當局用行政命令一一與民間財團兼并,民眾及民意代表只能在一旁看著干著急。為什么民進黨當局這么熱衷于金融機構合并,合理的懷疑是其中肯定有暗盤交易式的利益輸送,多數做的很隱密不容易查到。“泛紫聯盟”提議:立法單位應該清楚地界定“公營”及民營金融機構的定義,解除目前混淆不清容易混水摸魚的情況。也應當效法韓國,追查各財團政治獻金的流向,杜絕不法利益輸送。
6兆億多臺幣納稅人的錢已經被“掏空”,臺灣怎么能不窮?如果不能合法有效地管理所謂的“金改”,“掏空”的行為會繼續擴大。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