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2004年的一項統計顯示,中日兩國民眾通婚目前有13019對。對于日本女子為什么愿意和中國男性結婚,有日本女性在談到她們的中國丈夫時表示,他們最大的優點是勇于道歉。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道,在日本,中日間的國際婚姻非常普遍,其中夫日本、妻中國的成婚件數為11915對;夫中國
、妻日本的成婚件數為1104對。
從最近幾年的傾向看,夫日本,妻中國的國際婚姻夫婦呈波浪型減少的趨勢,而夫中國,妻日本的國際婚姻卻直線上升。2003年數據顯示,夫日本、妻中國的國際婚姻數比上一年減少508對,連續兩年減少,而妻日本、夫中國的國際婚姻數卻增加了76對,連續兩年增加。2004年夫中國,妻日本的國際婚姻有小幅上揚,而妻日本、夫中國的國際婚姻數增加了114對。
那么,而日本女子為什么愿意和中國男性結婚呢?
一、設身處地才能互相體諒
佐藤真生子是在日華人藝術家關山大拙的妻子。
佐藤真生子對記者說:她現在正在美國生活,和大拙的母親住在一起。在日本的時候,她和大拙說日語,那時她沒有考慮過語言的問題。當時她認為:丈夫說日語是理所當然的事。雖然大拙來日本很長時間了,但是在微妙的地方,還是和日本人有差別的。在夫妻間遇到微妙的問題不能互相理解,不能完全表達時,就會生氣。
來到美國后,真生子需要用漢語和大拙的母親交談,她現在的立場和丈夫大拙一樣了,這才使她理解到:用一門外語和別人交流,是一件多么難的事!她開始理解大拙,知道他克服了多少艱難,也從心里感謝大拙,并覺得自己很對不起丈夫。
佐藤真生子說:現在她認識到,在國際婚姻中,必須理解文化和習慣的不同之處,就是同一個國家的人,也有習慣不同的,更何況是不同國家的人。
二、談論與交流最能消除誤解
在日華人畫家、篆刻家沈強的妻子佐佐木由美子對記者說:日本和中國是在歷史文化上有著深遠淵源的鄰國,日本有許多東西都是向中國學習的,受到了中國很大的影響,因此才有了今天的日本。可是因為國家不同,語言和習慣也不同,在婚后的生活中,由于思考問題的方法和做事方法的不同雙方付出了很多的辛苦。
他們夫妻對于相互之間的不同點是在相互承認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經常在一起商談、討論。最重要的是,無論在什么樣的場合,都必須強調敞開心扉,無論什么事都在一起商談、討論。在一起討論,看起來有點兒像打架似的,但是因為我們愛著對方,是為了相互理解才在一起討論的,這其實也是兩個國家的接近。對于同一國家的人來說,由于語言100%聽得懂,習慣也都理解,可能不這樣經常商談、談論、交流也可以,但是對于不同國家的夫妻,經常交談就顯得尤為重要。
現在在中日之間,存在著靖國神社等難題,但是和從前相比,能自由交換意見的電視節目也在不斷增加。重要的是首先要多創造能夠敞開心扉交談、交流的場所,而且知己知彼,互相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三、中國丈夫的最大優點是勇于道歉
曾經有過一次不幸婚姻的鈴木女士說:她和前夫由于性格不合,經常吵架,各不相讓才導致了最終的離異。
后來她遇到了現在的丈夫,中國人小龐。結婚后。雖然自己極力壓抑著自己的脾氣,但是還是產生了許多矛盾,加上互相并不能100%聽得懂對方的語言,有時還是要發怒、爆發。一方發了火,對方老老實實地當撒氣桶的事情是極少的,因此就吵了起來。
但是令她驚訝的是,雖然為小事吵架,但是他們不會像以前那樣不斷升級或長期冷戰,因為在吵完架以后,不管錯在哪方,小龐都會很快向鈴木道歉,說他態度不好,今后會改正。有時小龐還會給怒氣沖沖的鈴木倒一杯熱茶放在身邊。這樣一來,她的氣馬上就消了,也馬上向他道歉,于是夫妻和好如初。
鈴木說:因此我非常感謝我丈夫,他教會了我解決夫妻間的矛盾的辦法。夫妻間吵架,本來難分對錯,也不會有人來給你們裁判,而要把愛情進行到底,要得到家庭的和睦,最好的辦法就是互相勇于道歉,這是我丈夫用行動教給我的生活的藝術。
四、世界在婚姻中拓展
池田先生是在日本經營公司的華人,他的夫人池田夫人對記者說:和中國人結婚,我感到很幸運。我們在文化上很相似。我也經常去中國。中國人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系很緊密,每次回去,我們都受到非常溫暖的接待,吃的東西也非常好吃。和我丈夫結婚使我覺得世界在不斷擴展。
我曾在廈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留學4年,因此會說中文。我是在理解中國的基礎上結婚的,因此我們之間基本上沒有什么文化上的沖突。在經濟問題和金錢感覺上,我們沒有感覺到有什么齟齬,因為我丈夫的家庭是比較富裕的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是我這方面比較嚴格,而我丈夫認為:是不是不這樣嚴格也可以呢?
公公和婆婆也來過日本,我和他們相處得也很好。在吃飯方面,我也能和他們相配合。比如說他們早飯愿意吃粥,我就和他們一起吃粥。我工作回來,他們已經為我們做好了飯,在買東西的時候,我們就一起去商店買東西,我和公公和婆婆相處得很愉快。
報道說,雖然從總的方面看,中日國際婚姻離婚率較高,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中日間的國際婚姻,由于夫婦雙方的共同努力,他們超越了語言與文化的不同,并在這個卓越的超越過程中加深了感情,更加相愛。更重要的是,他們互相培育了耐心而細心地互相傾聽、互相承認、互相理解的心靈和性格,他們并沒有在語言的障礙和文化的沖突中愈行愈遠,而是通過克服障礙,超越沖突在對方身上發現一個自己未曾見過的新世界,這個世界由于相愛而愈拓愈寬,愈來愈美。
責任編輯:林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