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份工作,沒問題“只要心平氣和,調整好心態,找份工作不成問題。”青島大學文學院的小黃對自己今年就業比較樂觀。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多數畢業生對落實就業單位保持樂觀態度。其中一部分人認為自己在校期間曾參與過社會實踐活動,能很快適應用人單位的工作需要;另有一部分人認為自己學習成績優秀,在班級或院、系學生會
擔任干部,跟他人相比具有較大的優勢。
青島科技大學的林志慶同學說:“我們對就業持樂觀態度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對就業條件和薪酬水平的要求降低,就業期望值更加貼近實際。現在找工作越來越難,只要找份工作就行。”他表示要多跑招聘會,在筆試面試時好好表現,簡歷十投一中就很好了。
不搞“廣種薄收”
畢業生求職不再“廣種薄收”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畢業生求職的心態似乎更理智了些,許多人表示,將在招聘會上認真選擇專業對口、中意的單位投簡歷,不搞“廣種薄收”。
來自吉林大學的林紅說:“選擇就業崗位就要選擇自己比較中意的,選擇那些適合自己專業特長發揮的崗位,而不是碰到差不多的就送上一份簡歷,這樣也收不到什么效果。”青島理工大學一位姓楊的小伙子說:“年前的招聘會上我投出許多簡歷,但得到回音的很少,查找一下原因,主要是心態沒調整好,只想碰運氣,實際上好多投出去的簡歷不對人家招聘單位的胃口。”小楊說,應該有針對性地去求職,否則忙活半天也只能是瞎忙活,況且制作簡歷的費用好貴哩,浪費不起。
青島極具吸引力
青島大學的吳雅靜來自江西,她告訴記者,之所以想畢業后留在青島,是因為青島自然環境條件較好,而且又是沿海開放城市,經濟發展前景廣闊,有利于個人事業的長遠發展。來自黑龍江商學院的趙青與三位同學也是懷著這種想法來青島求職的。她們認為,青島不僅自然風光好,經濟發展速度也很快,能為大學生們提供充分展示才華的舞臺。當然,吸引她們來青島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青島是2008年的奧帆賽舉辦城市,“如果能到青島工作,那時候就可以近便地觀賞奧運會了。”
多數愿意到企業工作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與以往相比,機關事業單位不再是大學生找工作的首選,企業卻成了許多畢業生追求的“目標”。中國海洋大學的于蕊同學說,相對于單位性質來說,自己更加看重的是個人事業的發展和興趣愛好,畢業后如果能到一個跨國公司或大型企業集團工作,既能鍛煉自己、實現自我價值,薪水也不會低。
民營企業也成為許多大學生的理想去處。青島科技大學的姚靜同學說:“民營企業機制靈活,而且發展前景和環境都很好。同時相對于國有企業來說,民營企業更看中個人能力,少了論資排輩的束縛,這對剛踏入社會的大學生來說還是很有意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