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校區 改新校名 上博士點
青島科大五年邁出三大步
本報訊從一個只有30個本專科專
業、1萬名學生、500多畝校園的小學院,發展成為如今擁有7個博士點、43個碩士點、50個本專科專業,占地2500多畝的大學,青島科技大學五年邁出三大步,在“十五”期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建新校區、改新校名、上博士點,這是青島科技大學在“十五”期間最重要的三件事,也是這所學校辦學層次、辦學規模突飛猛進的原因所在。
對于新校區建設,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馬連湘說:“學校要發展,物理空間的開拓是必須的。當時的領導班子果斷決定在東部建設新校區,這為學校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1年,隨著掘土機的轟鳴,青島科技大學新校園建設拉開序幕。4年過去了,位于高新區的青島科大東部校區已有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入住學生1萬多人。預計到2008年前,新校區建設將全面完成,屆時校舍總面積將達到40余萬平方米。
規模大了,學生多了,但青科大最關心的還是如何提升辦學層次。雖然是以化學、材料兩個學科起家,但到2002年時,“化工學院”這個名稱已經遠遠不能涵蓋學校當時的學科門類。于是,“青島科技大學”從原來的“青島化工學院”蝶化而出。在馬連湘看來,名稱改變的背后,是學校從單一的工科學院向多科性綜合大學轉變的本質。而幾年來的實踐也證明,更名給學校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如今,學校已擁有理、工、文、經、管、醫、法7大學科門類、50個本專科專業。
走完前兩步,第三步的邁出便水到渠成。2003年和2005年,青島科大憑借雄厚的學科實力,在第9、10次國家學位授權審核工作中連續獲得7個博士點、43個碩士點。短短幾年時間,從無到有,從少到多,青島科技大學構建起了從高職教育到博士教育一套完整的高等教育體系。
展望“十一五”,走內涵發展為主的道路已經成為青島科技大學師生們的共識。完成新校區的建設,繼續增加博士點,引進高水平的師資,馬連湘對青科大的發展充滿信心:“這一個階段是整頓、提高的過程,經過幾年的積累,我們將會迎來下一次跳躍式的發展。”(本報記者趙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