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10月10日國家實施了第17次藥品大降價,是歷次降價中力度最大的一次;國家發改委12月再出重拳,宣布在全國范圍內,對21種藥品實行“出廠環節制定價格”試點。國家有關部門一再采取措施降藥價,但老百姓卻發現降價藥這個“餡餅”始終沒有落到自己的籃子里,藥品價格大有“不降
反升”之勢。
為了揭開“藥價虛高”的內幕,還讀者一個知情權,本報從即日起推出《揭開藥價虛高的黑洞》系列報道。
內幕披露·醫生印象
“沒見過醫生不拿回扣的”
梁馨今年30歲,在長春市一家規模較大的醫藥公司當了18個月的醫藥代表,月收入達到上萬元,但她卻毅然辭職再謀生路。辭職原因很簡單也很復雜:“看到病人如獲至寶的拿著醫生開的處方去抓藥,心里就特別難受。”
10月20日12時,紅旗街上某咖啡語茶幽靜而又適合談話。梁馨同意與記者在這里見面是因為她想把自己積壓了18個月的心理壓力好好釋放一下。她落座后摘掉墨鏡,一雙明眸中閃出一絲絲憔悴。梁馨用手指捋了一下額前黃色的長發,輕聲說:“我已經辭職幾個月了,但那段做藥的日子就像針一樣扎著我,每次想到我曾從事的職業,心就被刺得生疼。做醫藥代表雖然可以賺很多錢,但這是見不得陽光的職業。我負責的醫院里90%的醫生我都認識,沒見過一個不拿回扣的。”
梁馨說,醫藥代表的收入差別非常大,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風光地賺錢,一個醫藥代表的收入有多少,主要看他的個人活動能力、人際關系和代理的藥品來決定。其中最重要就是活動能力,少的一個月能賺3000多元,多的一個月賺10萬元也不稀奇。“只要醫生把你代理的藥品開給患者,患者買藥了,醫藥代表就能賺錢了。醫生給患者開的越多,醫藥代表賺得就越多。說白了,醫藥代表就是在賺病人的錢;而收回扣的醫生是在喝病人的血,就是這么簡單。”
內幕披露·合作前提
選可靠的醫藥代表“合作”
“我是通過朋友介紹才做醫藥代表的,原來根本沒有經驗。第一次去公司,經理就對我說做藥很簡單,只要會說話就行,不求學歷、年齡、經驗。”梁馨笑笑,“像我這樣30歲左右的女醫藥代表非常吃香,我們比年輕人更容易與醫生溝通,會讓醫生覺得更加可靠。當然女孩子越年輕越漂亮,做這行就越有優勢。”
既然干這一行能賺錢而且能賺大錢,就會有各種各樣的人加入。但是無論你是什么人,進入這行就要學會卑躬屈膝,對醫生態度一定要好。只有把醫生哄好,取得他的信任,他才會開你推薦的藥。“我以前在的那家醫藥公司一個做了十幾年的醫藥代表,1年賺了80萬,你想那些回扣拿得更多的醫生得賺多少?”梁馨說,還有一些醫藥代表是不現身的,用不著天天去醫院找醫生,這些人和醫生的關系非同一般,只需電話遙控就可以了,屬于高級代表。
記者體驗:就在和梁馨見面后的10天左右,記者嘗試著去一家醫藥公司應聘醫藥代表,但只是被經理準許“先去醫院跟著老醫藥代表學學經驗”。對于記者這張生面孔,某醫生心存疑慮反復打量,好在有同事介紹,他知道是“自己人”才放心。以后的1個月內,他見了記者還是裝做不認識,去和他辦業務也不冷不熱,可能他覺得記者這個醫藥代表還是不可靠。
內幕披露·回扣之多
教授級醫生月回扣達10萬
梁馨緩緩地用攪拌勺攪動著面前的咖啡,繼續著她的談話。“病人來看病,醫生開藥給你吃,看似平淡無奇,其實里面充斥著大量不為人知的‘貓兒膩’。你知道嗎?很多醫生給患者開的每一支藥都是有回扣跟著的。這些醫生給病人看病開什么藥不是取決于藥品療效,而是看哪家的醫藥代表給的回扣多。藥價越高回扣越高,拿得最多的就是科室主任和教授級別的,最高的每月10多萬沒問題。和我打交道的醫生買車都追風,寶來剛出時都買寶來,后來馬自達好,又都換成馬自達,前一段我去醫院,看到好幾個人又開始開本田了。”
記者體驗:記者走訪了長春多家大型醫院的停車場,那里果然是停著很多醫生的寶來、馬自達6、本田等“座駕”。到了中午時分,不少醫生連衣服都來不及換,就穿著白大褂開車匆匆離開醫院去往目的地。而單純按他們工資條上的收入標準,根本不可能買得起這樣的車。
內幕披露·回扣環節
藥品環節處處都得給回扣
某種藥品被醫院選定后首先會進入醫院庫房。庫房的主管對藥進行統計后,當藥房缺藥時就會送過去,這應是他們的本職工作,但現實中絕不是這樣的。如果其他公司的醫藥代表給了庫房主管回扣,而你沒給的話,那你的藥就甭想進藥房。梁馨說,醫藥代表每個月都會按出庫的件數付給庫管回扣。價格低的藥品每件幾十元,價格高的就上百元。“你的藥賣到患者手中,不單單要搞定開藥的醫生,還有很多人要給好處的。”另外,當你代理的藥品在庫房里沒有庫存時,只有平常和庫管關系好,他才會及時向醫院藥劑科提申請單,這樣藥劑科才會通知你的公司進藥,而藥劑科也同樣需要打點。
梁馨說,作為醫藥代表,代理的藥能夠從庫房順利進入藥房就算成功了第一步。但醫生在處方上開了藥以后,患者未必會在醫院買藥,他有可能到一些大藥房去買藥造成“跑方”。“跑方”的結果就是醫生自己記下的與實際的不一樣,為真實計算出醫生的開方量,還要通過藥房人員“統方”。“每次和醫生計算回扣前,醫藥代表都會到藥房“統方”。依據每月的數量給“統方”大夫回扣,一般情況下,50元錢以下的藥每支5角,50元以上的每支1元左右。別看每支的提成少,但量很大。“藥房統方”每月一般都會有幾千元回扣收入。
內幕披露·關系維護
必須把醫生“伺候”明白
除了直接給某些醫生現金回扣外,醫藥代表要與醫生的關系更加密切,還必須經常請醫生吃飯、打牌、洗澡、唱卡拉OK、旅游等,有時還要找地方用美色來拉攏醫生。
“其實醫藥代表就是想方設法往醫生手里塞錢,即使這樣,醫生還不見得要呢!因為現在醫藥代表太多了,把醫生寵壞了。”梁馨說,有一次她請兩個醫生在“圣豪廣場”玩了一天兩宿,一結賬四千多元。“更多的時候是醫生們在里面消費,我只管在外面埋單。”
為了討好醫生,就要了解每個醫生的喜好。有的女醫生喜歡吃小食品,每次見面時就要給買點。有的男醫生好賭,就要通宵達旦地陪著打麻將。梁馨的一個同事為“搞定”一個醫生,在醫生兒子滿月時送了重禮:一個價值2000多元的長命金鎖,從此這名醫生在開藥上果然大開方便之門。
記者體驗:醫生收了醫藥代表給的“好處”后不辦事的也比比皆是。記者結識的另外一名醫藥代表阿鵑就有這樣的經歷。阿鵑今年24歲,剛剛入行的時候還摸不到門路。一次聽說某大醫院掌握她代理藥品的一名醫生手機丟了,阿鵑為了交下這個“財神”,送了一部價值3000多元的名牌手機。那個醫生收下手機時,信誓旦旦表示讓阿鵑放心,給患者開她代理的藥沒有問題。但月底“統方”時發現,那個醫生根本沒開她的藥,阿鵑找到那個醫生問原因時,他還是那副嘴臉。阿鵑說:“這樣的情況很多,尤其是剛入行的醫藥代表,第一年根本賺不到錢,就是和醫生處關系,關系處好了你才能高枕無憂。”
12月初,阿鵑突然給記者打來電話問,認不認識素質比較高的女孩愿意當“二奶”的。這個荒唐又可笑的問題引起了記者的興趣,一問原因,果然又和醫生有關。阿鵑說:“咱們跑的那家醫院,一個40多歲的男醫生今天讓我幫他找個二奶,要求替他生個兒子,他可以養著,但是要求找個素質高的獨身女孩。我也知道這挺不好開口的,但我不認識這樣的人,就問問你了。”掛斷電話后,記者明白醫藥代表一定要和醫生處好關系,阿鵑已經沒問題了,連醫生要“包二奶”都找她幫忙。
記者感言
通過三個多小時的交談,梁馨的話讓記者震驚。作為一名良心尚存的“前醫療代表”,她毅然放棄了月入萬元的一份工作。那一刻,梁馨是傾訴者,記者是傾聽者,她通過訴說放下了心理包袱,而我則通過傾聽收獲了一份沉重。今年10月10日國家實施了第17次藥品大降價,是歷次降價中力度最大的一次,但藥價還是貴得讓普通百姓難以承受,這其中吃回扣的醫生和給醫生送回扣的醫藥代表無疑罪責難逃。(應當事人要求,文中人物為化名)(東亞記者
崔雷)
點擊關鍵詞:醫藥代表
近幾年來,一種被稱為“醫藥代表”的職業悄然興起。這些人每天混跡在長春市各大醫院里,人數多達上百人,甚至比醫生來得早、走得晚。無論男女,他們肩上都挎著皮包,或是提個口袋,里面裝著所代理藥品的宣傳資料,有的還放了一些小禮物。他們或者在病房之間穿梭,當看到醫生辦公室只剩下一個人時便走進去與之套近乎,看準時機遞上一份宣傳資料;或者在門診坐著,看著醫生給患者看病,因為醫生開出的藥都與他們的收入和業績息息相關——他們就是醫藥代表。
我國第一批“醫藥代表”1988年出現在施貴寶公司,職責是向臨床醫生講解藥品的功效和使用方法。可是到了90年代中期,這個職業卻變了味兒,“醫藥代表”成了專門賣藥給醫生并給醫生提供“回扣”的一個群體的代名詞。
責任編輯:屠筱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