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中央正式下發《關于深入開展平安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在各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和學校、企事業單位廣泛深入地開展基層安全創建活動。我市在這一方面已經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今年以來,我市創新工作思路、拓展創安領域,廣泛開展了“十百千”基層創安活動,形成了
城鄉聯動、共創平安、共享平安的大好態勢。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基層平安創建。年初,市綜治委把開展“十百千”基層創安活動作為貫徹市委提出的“基層建設年”的重要舉措,制定了指導性意見,作出了具體部署。各區市、各城鄉基層單位圍繞建設10個平安示范街道(鎮)、100個平安示范社區(村莊)、1000個平安示范居民樓院等創建目標和標準,著力提升基層管理防范控制整體水平。日前,經市綜治、公安、民政等部門聯合跟蹤考察,已評選出31個“平安示范街道(鎮)”、200個“平安示范社區(村)”和958個“平安示范樓院”。
在基層創安進程中,各區市瞄準化解矛盾糾紛、控制可防性案件及減少刑事發案三項指標,創新措施,多管齊下。其中,著力加強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建設,完善鎮(街道)調解中心、綜治辦、司法所、信訪辦等“四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在社區強化居委會辦公室、警務室、暫住人口管理室、調解室“四室合一”工作機制,在農村廣泛推行了治安承包責任制;在加大警力下沉、優化警務機制的同時,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加強自治、參與創安的積極性,促進形成了專群結合、標本兼治的基層創安體系。
今年以來,市綜治委對城鄉涌現出的諸多基層創安成功做法進行了推廣,發揮了其示范帶動作用。其中,香港中路派出所在對轄區房屋實地調查基礎上,自主研發轄區電子地圖系統,繪制出社區房屋平面圖并配以人口管理軟件,提高了轄區人口管理效能,并從中破獲有關案件3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80多人;黃島區在部分街道辦事處建起集綜治辦、派出所、法庭、司法所、調解中心及信訪辦為一體的政法樓,實行“一棟樓辦公,一個口受理,一個窗收費,一條龍服務”,形成了“統一、規范、透明、方便、高效”的便民服務和處理糾紛創安機制;城陽區建立了區級治安巡邏大隊、街道保安大隊、社區保安隊、企業保安隊、社區治安志愿者隊伍,實行組織指揮、人員配備、裝備標準、服裝標識、工資待遇等五方面“統一”,從而使群防群治隊伍發揮了更大作用。
讓群眾在積極參與平安創建中受益,是基層創安的落腳點。四方區嘉興路街道四機社區針對周邊曾一度發生爬樓推窗入室盜竊案的狀況,實施了居民治安防范“金點子”征集活動,有效杜絕了盜竊案的發生;李滄東山社區劃分了四個治安片,建立片長負責制,落實了各居民樓的治安防范措施;八大湖街道辦事處積極開發面向小區“4045”人員、下崗失業人員、特困家庭的公益崗位,發動社區干部群眾建立了一支集治安巡邏、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消防安全檢查等于一體的綜合服務隊伍,有力推進了平安和諧社區建設。
我市還不斷強化基層創安投入,今年以來通過財政撥款和多渠道籌集資金,共投入1.9億元用于加強群防群治隊伍建設。其中,市財政撥付1400多萬元專款,使1.5萬名基層綜治干部接受了輪訓。
我市還注重創安領導責任制的落實,對創安存在重大問題的單位嚴肅處罰。據統計,今年以來,我市共對82個單位實施黃牌警告,對106個單位實施了一票否決,對80多人給予黨政紀處分,對265人經濟處罰20.5萬元。(本報記者
戴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