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從昨日召開的膠州市趙家莊遺址和漢墓群考古發掘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此次考古發掘清理出一批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東周時期的遺址,出土文物800多件;在趙家莊漢墓群發掘了76座墓葬,出土文物350余件。這些考古發掘對于研究人類起源及史前文化歷史具有重大意義。
&n
bsp; 據介紹,這次為配合高速公路建設而進行的搶救性考古發掘是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市文物局和膠州市博物館聯合開展的,是繼三里河文化后的重要發現。遺址位于膠州市里岔鎮趙家莊村南,面積約為10萬平方米,是青島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次發掘了約3000平方米。在大汶口文化遺址中,出土的有紅陶折腹鼎、盆、罐、豆等,證明趙家莊遺址在大汶口文化時期是比較重要的中心聚落。在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了大量文物,尤其是玉器、蛋殼陶等,說明這里在當時是一個具有一定規模的聚落中心。尤其是大量炭化稻米和稻作遺存的發現,則進一步證實距今4000多年前的龍山文化時期,山東地區已經開始種植并食用水稻。它的發現,對于研究山東地區史前稻作農業的發展、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稻作農業的起源以及氣候環境等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趙家莊漢墓群的發掘,也對研究山東地區漢代埋葬制度和青島地區的歷史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有關部門還將對出土的文物和其他發現繼續進行深入研究。(本報記者
梁學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