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姜先生昨日接到第一單生意,他坦言自己陪購有耐心、眼光好、會講價 &
nbsp;
“個人陪購:臨近年關,許多家庭因種種原因購物不太方便,求朋友又欠人情,本人收費低廉,30元至50元,老人優惠……”昨天,一則陪購信息出現在青島新聞網上,記者嘗試著聯系對方,發現這個“吃螃蟹”的陪購員是一名已經工作4年的大專畢業生姜某。
公司半休假小伙另找活
姜先生自我介紹說,他今年26歲,大專畢業后來青島工作已經4年,家住福嶺小區K區,目前在一家房產中介公司工作,冬季以來,房產交易進入淡季,他所在的公司處于半休假狀態。他看到年末“購物潮”涌來,于是決定干陪購。
圣誕陪購接到第一單
姜先生說,昨天上午他已接到“第一單”生意,陪一個外地在青經商的中年婦女到商場置辦節日禮品,整個一上午,他走遍百盛、臺東利群等幾家商場,替人購買到1000多元的物品,賺到第一個50元錢。姜先生說,他的優勢就是有耐心、腿勤快、眼光好,還會講價。第一單生意做成后,姜先生對陪購的工作很有信心,接下來的元旦、春節兩大節日即將來臨,他準備繼續干下去。
昨天,記者就此采訪了青島大學經濟學院的陳興祖教授,他告訴記者,“陪購”在島城雖然未出現過,但是在國外早就有了,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服務細化的必然結果。(劉文劍) |